在印钞放水效应下,出现了很多金融乱象、其本质就是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当钱很多、而又找不到优质的标的物时,就会不顾风险的盲目投资,甚至会出现庞氏投资、金融传销、金融诈骗、套路贷款等骗局。
理财刚性兑付打破下的信托暴雷、让人血本无归的P2P投资理财、养老集资骗局、裸贷/现金贷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印钞放水的后遗症。
在这个过程中,负债、持有资产的人享受到了印钞放水的巨大红利,没有资产、持有现金的人却因为印钞放水而财富贬值,更有一些人在资金泛滥的困局里被无情的洗劫了财富。
而今,这些金融乱象正被重拳打击、印钞放水的狂欢有望就此终止。
4
4月16日,科创板发布新规:
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以及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这其实反应了一个信号: 限制金融业发展,并不认定金融业是什么高科技产业。
让金融企业上市募钱有什么用呢?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无非是有更多的钱对外放贷、无非是让社会整体杠杆率更高、无非是增加金融系统性风险、无非是加剧存量财富的转移再分配。
金融业如何定位?
其实这两年的上面的表述已经很明白: 金融要支持实体、金融要服务经济、金融要脱虚向实、金融要避免堆积泡沫。
金融的背后是什么? 是钱、是货币、是央妈放水印出来的钞票。
靠央妈印钞放水挽救、刺激经济,只能一时爽快、但不可持续,因为它更多的是存量财富的分配。 而要经济持久、健康的发展,必须得靠创造增量财富…而这背后就是科技进步。
不能光靠增加货币量刺激经济,而更应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健康发展经济。
如何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提供别人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让别人心甘情愿的花钱,就像苹果的电子产品、哪怕很贵,但仍有人排队,而它背后是技术、是科技、是研发、是效率。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劳动效率,通过创造更多的增量财富、并从中分一杯羹,在印钞放水环境里形成那一套高负债、高杠杆、高泡沫的投资心理和逻辑,是时候要改一改了。
新的创富模式逐渐明朗,旧的捞钱模式日趋甚微,凭劳动赚钱、靠技能致富、依靠效率提升经济增长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