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月下旬,云南省召开了一场省属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会议强调,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事关云南省跨越式发展战略全局,云南国资国企要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式和挑战,聚焦做强做优做精做专主业,切实抓好企业盈利和员工增收,毫不动摇、坚决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的政治底线。

而在稍早前的四月下旬,资源大省山西则举办了以一场为期2天、名为“金融机构进晋入企”的调研活动,据称有来自全国各地160余家银行、券商、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的500余名人员参会…这被金融圈内人士称为“山西信评大会”。
活动期间,山西国资系统负责人透露,2017年以来山西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省属企业累计刚性兑付债券7573亿元、其中2020年为2678亿元,债券没有出现过一笔违约,山西国企有足够的实力确保到期债券不会出现违约。
四月上旬,河南省召开国资国企工作会议。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强调,要严防各类风险、特别是企业债务风险。并强调要推动企业建立“631”债券清偿机制——提前6个月制定到期还款计划、提前3个月落实资金来源、提前1个月账上备足偿债资金。
除了以上几省之外,陕西、河北等省也纷纷发文或召开会议,要求“坚决防止发生债券到期兑付违约事件,确保公开市场债务不违约”,给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人等吃定心丸。
如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以上发声“确保国企债券不违约”的省份却是“国企最易发生债券违约”的省份,要么是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的弱省份、要么是正被供给侧改革清理过剩产能的弱行业、要么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弱国企。
没有的东西最想展示、拍胸脯保证的东西最难保证,这估计是很多人的通病、当然也是最易出现债券违约的省份/行业/企业的通病。
为什么这些省份一再强调“不会发生债券违约”呢?
因为这些省份最易发生债券违约、且部分省份已经发生过,而债券违约后的蝴蝶负面效应却是巨大的。
2
去年 11月初,河南省知名地方国企永煤集团因不能兑付区区10亿元的到期债务、而构成实质性违约,这是继一个月前辽宁省知名国企华晨集团债券违约后、再有国企3A评级债违约,一时舆论哗然、震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