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尤其是2008年后的十余年,主要是通过增加货币数量来刺激经济,而今后则要通过提高货币速度来推动经济了。
02
杠杆债务VS创新迭代
货币数量怎么增加呢?央妈印的啊。可央妈怎么印的、你知道吗?
贷款就是印钞。
企业在银行做了笔经营贷、居民在银行办了笔装修贷、你刷信用卡买了部手机……这都是在印钞、银行贷款的过程就是印钞的过程,原因我不再论证、以前说过太多次了,不懂的记住结论即可。
贷款是什么?是负债、是债务、是借钱、是杠杆,可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资产了…这是硬币的另一面。
贷款增加了货币量、加快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如何理解呢?
小王做了笔50万的装修贷、市场中短时间内增加了50万的货币供应,之后拿这钱去买水泥、购瓷砖、做家具、添家电、雇人工……可不就是促进商品流通、推动经济增长么?!
想想2008年以来的这十余年是不是这种模式?
地方政府贷款负债搞基建、实体企业贷款负债扩大产能、地产公司贷款负债建造房屋、老百姓使劲得贷款买房……中国的政府、企业、地产商、居民的杠杆率越来越高,可经济一直在发展。
央妈印钞、放水刺激、债务杠杆、大水漫灌……就是描述通过贷款负债增加货币、再促进经济发展的词汇。
而今这个手段行不通了。
杠杆债务推动经济满足的是量的需求、是被动的,而今总量已经够了。接下来要满足质的需求、让大家主动地花钱,也可以说是在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上下功夫。
以前小王只有一双鞋,反正银行可以借到钱、那不妨再多买一双鞋可以换着穿…买鞋的过程就促进了经济发展哦。
现在小王已经有很多双鞋了,怎么让小王再多买鞋呢?
可以增加鞋子的功能和提高品质,让小王心甘情愿的对鞋子进行更新换代,如新鞋子更耐磨、更透气、更抓地、更舒适、更有颜值……可这些新东西旧鞋子没有啊,不如再买一双吧、买鞋的过程就促进经济发展了哦。
小王前些次买鞋、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是贷款)促进了经济发展,而小王后一次买鞋、是通过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用自己的钱)促进了经济发展。
如何让大家愿意掏钱消费(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呢?丰富商品供给、提高商品品质…而这都离不开研发、科技、创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