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问题:谁能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比煤电还便宜?
国家之间的竞争,你说什么不重要,你做什么最有说服力。
为何选择超高压?
为什么要建国际空间站?
为什么要花几十年时间做光伏?
为什么要建最大的新基建?
……
一系列眼下看似亏本的大项目,都在为未来的产业红利爆发做着充分的准备。
仅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未来就有超过十万亿的企业。
市场蛋糕太大了!
几乎要再造一个“绿色电力中东”。中东值多少钱?
从房地产这个实实在在的行业对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当前改革的力度。
大家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房住不这么炒?攻打三座山为何如此艰难?
那是因为有更大的蛋糕要争取。
喧嚣都是为了利益。如果蛋糕不够大,我们有必要没日没夜地建设那么多先进的新基建吗?
基建不赚钱,赚钱是未来基建之上的“产业新生态”。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解决了14亿人的产业和生活稳定的绿色电力供应问题,这个宏大的中国计划会有多少技术红利?
绿色能源的稳定供应可以带来大量的净利润流入。
这是我一直在重复的一个观点。我们现在和未来所做的一切成本投入,都是为了让中国14亿人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多地分享。
有钱,老债风险在发展中化解。
3
未来,无论是科技创新的突破,还是更加雄心勃勃的产业质量升级,其背后的潜台词都是千方百计增加中国产业的“利润过剩”。
这与以往的贸易“盈余”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是贸易总量增长触及天花板的时候,不追求利润内容还能做什么?
且不说外界的压力,这不是你参加不参加的问题,而是参加了能不能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