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丢了,所以代价很大。
至于成本,已经超出了文字媒体所能表达的红线。
让我们自己去理解。
有人说:“既然要改变,难道就不能慢慢改变吗?”
直接问自己一个问题:旧的供能系统会不会自发地站起来离开?
当然不是。
这就需要新的设计,新的能源供给侧改革。在这个新的游戏规则下,传统煤电要么自己退出,要么亏本。
近期动力煤价格暴涨,煤电供能模式毫无利润可言。如果你没有遭受停电之苦,那就意味着还有一大群燃煤电厂在为你承担价格。
属于边搬砖边哭的剧情。
目前下游电价浮动上限为20%,近期市场成交情况基本为20%上限,可见我们电价上涨已经是势在必行。
现在的问题是,民生电价会不会像欧美一样翻倍?
短期内会比较困难,但肯定会有压力。
只要上游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继续飙升,我们整个供电成本高就是事实。
如果电价不上调,要么压低资源价格,要么等待煤电债务风险回补,要么寄希望于绿色能源的革命性突破。
资源价格短时间内跌得够多,煤电能源供应链债务风险已经显现,绿色能源革命远未解渴。
呢?
这世上没有既安全又实惠的好东西。能源短缺可能成为常态。
适应电价上涨的新周期,2021年的电力市场化才刚刚开始。
电是供给侧最基本的成本,越来越“贵”的时代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