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都缺芯片,比亚迪却还能销量猛增近1倍,原因是什么?
所谓主流消费市场对合资品牌的猛攻,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宋和秦了,二者在8月份的各自销量为17691台和22384台。虽然乘联会还没有公布8月份的SUV和轿车销量排行榜,但二者进入各自细分市场的TOP10,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上文说到的那样,轿车市场一直都是合资品牌在唱主角,自主要是能达到月销过万,已经让人欣慰了。但对于秦月销破2万台,直接叫板朗逸、卡罗拉等强敌,确实像不少业内人士感慨的那样,DM-i超级混动的附体,的确是颠覆了燃油车,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消费者转化到DM-i的怀抱中。

这不,8月份宋DM同比大增1594.4%的逆天增长率也说明了一切。有道是再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消费者拿出真金白银的举动更有说服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再来看高端领域的突破,在汉和唐两款车型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二者在8月份的各自销量分别是9035台和6240台,尤其对于汉来说,这也是其上市1年来拿下的第一个10万+成绩单。不得不说,鉴于二者售价集中在二三十万元的高阶段位,参考自主品牌以往的高端市场征战史,这个成绩算得上前无古人了,恐怕之后也鲜有来者。

诚然,这些年自主品牌在不断地冲高,逐渐把单车售价提升了不少,但15万元这个天花板依然是挥之不去的心魔,但凡超过这个价位的自主车型,成功的少之又少。尤其是被合资品牌掌握话语权的轿车市场,想要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上,还能做到月销近万,并且仅1年的时间就迈进10万+俱乐部,确实算得上自主高端轿车的顶峰。

最后是整体的品牌向上之势。来自汽车产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威尔森公布的一组数据,2021年7月,比亚迪单车均价为155992元,成功超过了大众汽车。截至目前,比亚迪2021年的单车平均售价为151839元,同期大众仅为147846元。
毋庸置疑,单车均价能够展现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为这个品牌买单,也能反映车企品牌向上的效果。显然,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比亚迪无疑是佼佼者。后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王朝系列车型销售持续发力、DM-i车型大量交付、未来基于e平台3.0打造的诸多新高端车型上市,比亚迪将引领中国汽车品牌不断突破,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
【结语】综合上述内容来看,透过对比亚迪8月销量的分析和盘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DM和EV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汉、唐在高端市场持续突破,秦、宋则从合资品牌手中收复大量“失土”。在新能源汽车大跨步发展的当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的比亚迪,已经在8月份创造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对于正在进行时的“金九银十”,不排除还会带来更多惊喜,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