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品质、口碑大大提升,大有同海外品牌分庭抗礼之势。特别是在SUV市场中,基本能与之平分秋色。聚焦轿车市场,虽然近些年被SUV热度盖过,但依然是第一大细分市场。然而,现实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表现远不如在SUV市场强劲。数据显示,2020年轿车销量榜中,前30强仅有4席是中国品牌,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吉利帝豪。
作为吉利最重要的一款产品,吉利帝豪自2009年发布以来,已经累计销售超过325万辆,成为吉利最重要的销量“骨干”之一。第一代帝豪于2012年夺得中国品牌轿车年度销量冠军。第二代帝豪上市,通过市场首次配备车载4G通讯、互联系统、语音交互等前沿科技,很快成为销量最快突破100万辆的轿车,并进入轿车销量榜前十,开始与合资同台较量。2018年,第三代帝豪上市,率先在同级配备7寸液晶仪表、LED大灯、前泊车雷达,让家用车成为科技普惠平台,帝豪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冠军”,并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连续两年位列A级市场销量第一。到2021年,帝豪轿车连续9年稳居中国品牌轿车销量榜首,累计87个月夺得自主销冠。
纵观吉利帝豪的历史,可以说,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当之无愧的引领者,也许帝豪不是吉利造车技术集大成者,但却是符合消费者需求、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出色产品。帝豪如何换代,对于吉利而言也是一个大问题。
现如今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已与多年前不同,吉利帝豪虽然创造过国产轿车的奇迹,但面对合资和国产的围追堵截,如何继续引领市场?全新一代帝豪,也就是第4代帝豪,这或许就是吉利的答案。
如何平衡性能与成本
吉利帝豪所处的是6-8万的价格区间,在这一价格区间既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吉利的技术进步,同时还要保证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吉利给出的答案是不再使用上一代车型的FE平台,而是基于BMA架构来打造。之前基于该架构打造的车型还包括吉利缤越、ICON以及领克06,都是定位要高于帝豪的。BMA架构的诞生,让吉利入门级车阵营变得更加强大,除了架构本身硬实力以外,还将一些高一级的功能变为了平台通用,例如配备车载4G/5G网络模块、L2级辅助驾驶等等,而且BMA架构还支持多种动力总成,除了1.0T、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集成米勒循环技术)以外,还支持PHEV、HEV、MHEV等新能源动力,这些这无疑让吉利入门阵营的竞争力大幅提升。
此外,所有基于BMA架构打造的车型,零件通用率能够达到70%,这使得第4代帝豪不仅在技术上层面上了一个阶梯,同时还保证其成本优势,这就让第4代帝豪在激烈的紧凑型车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如何平衡传承和创新
吉利帝豪过去的辉煌也让第4代帝豪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毕竟越畅销车型的换代难度也越大,既要保留过去吸引客户那些优秀基因,又要打破自己吸引更多消费者。
第4代帝豪采用了吉利最新的4.0设计语言,盾形进气格栅与现款车型相比尺寸加大,且辅以镀铬饰条修饰;侧身造型以平直为主,腰线从前翼子板延伸至尾部,简约又不失大气;新车尾部造型相比现款车型则更显饱满,天际贯穿律动尾灯的采用则更具视觉冲击力。相比老款车型,整体设计上没有像竞品一般追求个性与运动,而是走得精致、稳重的路线,这就在第一印象中拔高了第4代帝豪的形象。
内饰层面,第4代帝豪整体设计偏向科技、简约,12.3英寸数字仪表、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贯穿式空调出风口都是彰显科技与质感的必备配置,更重要的是,在中控用料方面,采用了很多的软质材料覆盖,这一点在同价位车型当中并不多见。
配置方面,除搭载了家族最新的车载智能网联系统,还提供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感应尾门、CN95空调滤芯、540度透明底盘、定速巡航、盲区影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