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咱们中国的传统习惯了,而且茶类品种多样,口感不一。
我们的生活里少不了茶,但却不一定真的了解它。
正所谓“茶红是非多!”
现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逐渐增强,喝茶这件事不知从何时开始颇具争议,甚至负面传言还不少,比如:
“普洱茶是发霉茶,一克普洱茶就含五亿霉菌”;
“过期茶叶喝不得,会致癌”;
“长期喝茶会让骨质流失,导致缺钙,骨质疏松......”
关于这些真真假假的喝茶谣言,
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来了解下吧!
首先,很多人对茶叶的保质期不太了解!
其实,所谓茶叶保质期,指的是建议品茶的最佳饮用期。
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内饮用,茶叶能保留极佳的口感。
就如同现在我们常能听到的“赏味期”。
通常,不同茶叶类型的保质期都不相同。
那么,过期的茶叶,到底能不能再饮用呢?
判断标准并不是看茶叶的保质期限;
而是要看茶叶的保存是否得当。
如果超过了保质期,但是它并没有与空气发生接触、也没有任何细菌滋生、茶叶的气味和外观与原来相同,
这在短时间内仍然可以继续正常饮用,只是口感上可能会有差异。
其次,咱再说说这个喝茶会导致缺钙的问题。
这一点,纯属无稽之谈!
有研究显示:长期喝茶并不会加速骨质流失,甚至有益骨骼健康。
长期喝茶6 10年的人,骨质密度显著高于没喝茶习惯的人;
有10年以上喝茶习惯的人,骨密度更是高出许多。茶叶中的氟化物会降低骨折率;黄酮素及植物性雌激素还有助增加骨质密度;而茶硷多酚类、茶单宁则抑制骨质流失,有利维持骨密度。
另外,有人说:
“普洱茶是发霉茶,一克普洱茶就含五亿霉菌”,
“普洱茶中含黄曲霉素,越是陈茶黄曲霉毒素含量越高,长期饮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这让不少喜欢喝普洱茶的茶友不禁心生疑虑,有些人甚至不敢喝普洱茶了。
那么,普洱茶中有没有黄曲霉毒素?
早在2012年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模拟发酵实验表明:
普洱茶发酵过程初期会有部分黄曲霉(非黄曲霉毒素)在茶样内出现,
但在发酵后期,黄曲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发酵终止时并不会产生黄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