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高血压的发病诱因有什么?
1、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越胖需要更多的血流量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随着血管中血液循环量的增加,动脉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肥胖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胆固醇,糖尿病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许多其他疾病。
2、缺乏足够的运动:久坐不动,缺乏足够运动的生活方式,会使高血压的风险更高,运动会增加人体动脉的血流量,进而导致天然激素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这些激素有助于放松血管,最终降低血压,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进行30分钟锻炼,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3、压力大:压力不会直接导致高血压,但可能导致反复的血压升高,最终可能导致高血压在压力,下身体释放的激素会使心脏肌肉紧张,还会增加心率,收缩血管导致高血压增加患心脏病、胸痛或心律不齐的风险。
4、高盐摄入:饮食中的盐过多是高血压的另一个常规因素,过量钠会使身体保持更多体液,还会使动脉收缩,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减少饮食中盐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摄入5克的钠盐,但是我国居民却每天摄入8~15克的钠盐,所以说这是高血压的一大因素。

5、钾摄入量过低:饮食中钾含量过少也会使高血压的风险增高,钾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有助于平衡细胞中的钠含量,钾摄入量低,会导致血液中钠的积累过多,导致高血压,钾也可能引起动脉平滑肌细胞松弛,从而降低血压,增加钾的摄入量及低钠饮食,对保持正常血压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6、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可改善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对心脏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维生素D抑制酶促过程,这个过程可收缩动脉并导致高血压,某些慢性病也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03
现在一般服用的降压药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归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1、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合并心衰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谢。推荐小剂量,痛风病人禁用。
2、β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使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人或合并心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主要副作用是引起心率减慢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