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医生诊断常常会说是血虚,血瘀,血热,血寒。那么到底有什么不同,你和家人又处于哪种情况?在就医确认了症状体质后,除了日常治疗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血虚
什么是血虚
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身体当中所有的肌肤组织都是需要血来濡养、充盈,当身体之中血的不足,无法不充润肌肤组织时,就会血虚。
血虚的症状
血虚的人,脸色会很差,面色苍白萎黄,肌肤没有血色,嘴唇舌头指甲颜色很淡。会头晕眼花,心悸多梦、严重者会出头晕的情况,手脚发麻、甚至出现夜盲症。女性则可能伴有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有些患者可能会有短期内大量脱发的情况。
血虚的病因
多因饮食不调,劳倦过度,心情不畅,失血过多。长期生病或身体过于虚弱也会导致血虚。
血虚的饮食调理
补血重点是调脾,中医认为,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血液则会源源不断的生成。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确诊是血虚的朋友,除了医生所开的药方外,你还可以考虑——
黄豆炖猪肝:中医认为黄豆味甘,性平,不温不燥,能健脾利利湿,益血补湿,对于脾胃虚弱者有良好的功效。猪肝能补肝明目,养血,用于血虚萎黄,适宜气血虚弱、缺铁性贫血者食用,具有养肝明目,补气健脾之功效。二者合炖,效果很好。可准备黄豆与猪肝各100克。先煮黄豆炖至八成熟,再加入猪肝后炖煮,直至煮熟。每日食用两次,连服三周,会有较好的效果。
血瘀
什么是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血运行不畅,会造成气滞血瘀。
血瘀的症状
血瘀者,经常脸色暗沉、唇色很深发紫、身体局部疼痛。严重者疼痛宛若刀割,并且夜间该项情况会加重。肿块在身体表面的,颜色呈现青紫色;在体内的,则很硬按压也不会移动。有可能出现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的情况,或大便颜色发黑。女性患者常见经闭。
血瘀的病因
血瘀是血液循行受到了阻碍所致。血液本应流通无滞,但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积结不行,或血液溢出脉管之外,就会造成血瘀。
血瘀的饮食调理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确诊血瘀体质的朋友也不用担心,除了根据医生诊断,配合治疗外,你还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