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指出:百病生于气。中医认为:“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血能生气,亦能载气。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
01
【什么是气虚?】
气虚病在临床非常的多见,它是人体的气不足而导致的基本身体的功能出现了虚弱的症候,因此称之为气虚。
气是指元气,气虚各个脏腑就会出现相关的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
02
【四个特征判断气虚体质】
畏寒怕冷
气虚的人一般体质较弱,温度一高就会容易出汗,当气温下降时又会感觉到身体的寒冷。气虚体质的人在炎热的夏天中往往都会害怕吹空调,温度一低就容易立即感冒,而且会出现反复的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中的气体可以调节体温,同时也可以控制皮肤表面的毛孔状态。气虚体质的人群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不能更好地控制汗腺的分泌,所以会表现出来怕冷同时爱出汗的症状。
肠胃不好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腹胀现象,稍微吃多一点东西就会觉得肚子不舒服,甚至会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溏等现象。这是因为消化方面主要依靠脾胃,而气虚的人脾胃一般不好,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滞留体内就容易引起腹胀的现象。
同时,因为饮食不佳、容易疲惫乏力等原因,气虚体质的人往往面容较常人白、缺乏光泽。
精神不振
而气虚的人精神往往不太好,头脑容易昏昏沉沉,很容易疲劳乏力,总喜欢坐着躺着或者找个东西靠着。因为精神不太好,气虚体质的人不爱说话,总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甚至爱睡觉。
体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