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推广“一针一药一灸”、实施“中医千人计划”、奖补中医药特色品牌建设……日前,博罗县正式印发《博罗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划试行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1年至2025年,博罗将每年投入1000万元,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中医药人才等,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以中医药为支撑的生命健康产业,努力把博罗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中医药已成为博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

明年基本实现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馆全面运作
博罗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推动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县中医医院共建一流中医院。作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博罗以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对县中医医院进行迁建。目前,县中医医院新院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室外市政工程建设。根据方案,博罗将充分发挥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用,整合全县中医资源,加快补齐短板,支持城乡中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推进非中医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
目前,全县19家镇级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均可开展中医、针灸、拔罐、理疗等中医服务。方案提到,为推进中医药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博罗将推进中医药人员“县管镇用、乡管村用”,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25%以上,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的扶持力度。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馆全面运作,到2025年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博罗中医医院运用针灸、理疗的等中医技术,为患者进行康复服务。
同时,落实鼓励社会办中医。支持举办中医药职业培训,支持中医康复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连锁经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一视同仁。对社会办中医类医院门诊、住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给予财政补贴,对现有提供基本医疗床位的社会办中医院给予每床1万元基本医疗床位奖补,对新增的给予每床1.2万元基本医疗床位奖补。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承担居民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并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待遇。

每年投入150万元培训推广“一针一药一灸”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道路上,博罗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增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根据方案,博罗将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在非中医类别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治未病工作。将更多中医药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实施“中医四季养生行动”。
同时,加强县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做优做强骨伤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专科。引进高水平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每年在“一针一药一灸”投入15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及技术推广。同时,统筹规划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独立传染病区建设,在发热门诊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优势;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