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罗有丰富的南药种植资源。

做大做强博罗中医药健康养生特色旅游品牌
作为岭南四大古县之一,博罗中医药文化深厚,中草药资源丰富。根据方案,博罗将加强南药种植资源保护,建设一批南药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标准化、规模化南药生产基地,以及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GAP),打造一批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镇。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亩。收集整理博罗南药目录,对成功申报南药生产技术地方标准的每一项奖励20万元。

罗浮山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同时,支持企业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及合理使用。试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煮散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对获批的新增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每个项目奖补50万元;新增标准化中成药生产线,每条奖补50万元。
方案提到,重点围绕本地中医药特色产品,加强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集群。每年投入160万元推动中医药特色品牌建设,奖补获得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药食同源品种、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品种等项目。此外,鼓励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依托全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策划博罗特色养生旅游线路和产品,做大做强博罗中医药健康养生特色旅游品牌。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千人计划”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方案提到,博罗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多途径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培训力度,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招生中向基层倾斜。对达到要求的中医全科医师进行一定的奖补。建立“西学中”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中医,允许未接受规范中医教育的非中医类别医师通过学习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计划5年内培养县名中医不少于10名,本土优秀中医药骨干不少于100名,中医从业人员不少于1000名,实现县“中医千人计划”。积极引进或创办罗浮山葛洪中医大学。

同时,建设高层次人才孵化基地、名医传承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健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制度,完善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实施细则,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对在本县域内考取传统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奖补2万元,考取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奖补5万元。
此外,落实允许中医医疗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中医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在县级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

计划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每年投入200万元
拥有以葛洪为代表的名医名家积淀下来的深厚医学文化资源,又拥有“南药宝库”罗浮山及“中医科学大会永久会址”金字招牌,中医药已成为博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根据方案,博罗将继续挖掘和传承葛洪岭南中医药文化精髓,将具有原创性的岭南中医药项目纳入非遗名录予以保护和传承。支持创建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对通过评审的基地每个奖补20万元。同时,每年投入80万元推动中医文化建设,用于中医文化节、艾灸文化节等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