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导语:时代在不断更迭,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在一步一步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手机带给我们的影响了,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小至出生不久的小朋友,大至年岁已高的老人,使用手机的群体逐步向全年龄化转变。
手机像是一位随时陪伴在身旁的智者,所以现如今不止是大人们办公需要使用手机查资料,中小学生也需要使用手机查课外资料,而启蒙教育也需要“手机”这一传播媒介帮助推广,老人们则需要手机来打发时间,驱赶无聊孤独。
在“该不该给孩子使用手机”这一问题上就难倒了许多宝妈,要是不给的话,孩子总说“我就用手机查题看资料不行吗”;要是给的话,又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习。
当面对“妈妈,我要玩手机”这句话,不同的宝妈有不同的应对招数,而回答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回答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
面对孩子的要求,不同的宝妈有不同的应对招数
直接把手机给孩子,告诉孩子只能看十分钟,但是一旦把手机给孩子以后就放手不管了,孩子一直抱着手机无限制地看。
找借口搪塞孩子,如“手机没电了”“手机丢了,找不到了”“手机没有网,看不了”,孩子一直哭闹也不予理睬,直到孩子彻底死心。
有的宝妈会先将手机给孩子看一会,并说只能看一小会,随后找一些其他的活动和乐趣吸引孩子的注意,让孩子放弃手机去做其他事情。
有的年轻妈妈可能没有太多育儿经验,会使用最直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玩手机,比如通过凶或责骂孩子,勒令其放下手机。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1)光动嘴但是没有实际阻止孩子玩手机,久而久之,惯出来的习惯会让孩子不把大人的话认真对待,若之后再采取强制措施阻止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难度会愈发增大。
2)找借口搪塞孩子的父母,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学到父母的一些习惯,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效仿父母的样子骗人,说谎等。
3)在孩子看手机过程中找到更能吸引其注意力的事物或是活动,让孩子认为世界上不止玩手机很有意思,有其他事情会比玩手机更加令人感兴趣,比如:益智类的玩具、课外书籍、出门郊游。
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其次也起到了锻炼孩子思维方式,丰富孩子知识储备,提高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等作用,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与进步。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也避免了手机的危害。
4)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偏激,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长时间玩手机,还可能适得其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孩子的脾气也可能变得暴躁,自信心受挫,对新奇事物尝试的勇气值也会降低,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父母们需要投入的不仅是耐心、爱,技巧也很重要。我们不能禁锢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朝着我们计划的一切发展,同时也不能过度“放飞”孩子们的思想,变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的无规矩小孩,与孩子沟通同样需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