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这个社交媒体巨头,已经成为了我们关注度的No.1,看手机微信每日统计使用时间以及开启次数一目了然。
也许我们想少看几次微信,多刷一会微信,重新找回宝贵的注意力,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成长的事情。
但是他们两个注定是相爱相杀的故事。“微信”的名字叫“微”,但是信息量还是挺大的,不仅是社交新闻,朋友圈状态,公众号文章,小程序入口,最新的视频号几乎都能扛我们所有的信息和社会需求。
但我们并不满足于这种碎片化、离散的“信息块”,因为它们不够系统化、结构化,不足以形成增长的加速器,更多的是一种掠夺注意力的作用。
大多数人对微信消息没有防备,甚至对群消息持开放态度。这就导致离散的消息提醒不断打断人的注意力,打开手机-查看消息-处理消息-顺便看其他信息,造成注意力耗散的开环模式,最终导致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很少。
虽然大部分上班族的工作时间都大于等于8小时,但一天能有5个小时的有效时间实属不易。
不信你可以粗略统计一下,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说了这么多危言耸听的话,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注意力呢?
我们以微信为例。对于这款app,大家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属于天生无节制的,一来新闻就看,甚至主动看,因为新闻里消磨时间的地方太多了微信生态。这种情况一般平均一天能看3到6个小时,几乎占我们醒着时间的20%到40%,想想就毛骨悚然。
//
第2种:没有消息提醒就不要主动看微信。该类型需要克制内心的信息娱乐欲望,平均每天可以减少微信时间1~2小时,比第一种处理类型节省约2倍时间。
比如当你想刷朋友圈,看小程序新闻,看公众号文章,回复私信后浏览静音群消息时,当你的手指即将触及点击进入黑洞信息世界,悬崖勒马。用力踩下刹车,关闭手机,切换回之前的工作状态。
//
第3类:每天固定几次专注于微信处理。这种人势必消息少,几乎可以把微信时间缩减到0.5到1小时,属于极简状态。
对于任何时候都不会回应需求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最酷的方式。
你甚至可以关闭微信消息提醒,定时开启,专注回复。
上次看到一个大咖的签名写着“一天只看5次手机”。他的克制,一定有他需要着重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第1类,但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势必会被抢夺和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