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中医自学——当代经方家的杂谈(十四)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07 方家   中医   伤寒论   医书   伤寒   台湾   西医   古文   杂谈   当代   思路   思维   确实   能力   东西   书籍   感觉


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儿我觉得读中医书的要自己特别注意一下,就是西方医学是讲科学,我们中医书籍却是在讲文学,西医讲究形质化,重视数据,而中医却讲求经验,很多中医书不是讲应用技术,讲的是奇幻的故事,所以没有古文基础,或者说不以《十三经注疏》打底,很多中医书竟然读不懂。你读过四书五经,头脑会变得很灵敏,不是我们攻击的八股文的脑子,看看苏家三父子论述政略兵法的文章就知道,有古文底子才能学中医,但是今天西化教育出来的学生,其实思维适合学西医的逻辑,很难用科学头脑来学中医,这也就是学历越高。越死命对抗中医,否定中医,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伤寒经方家杂谈(中)


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确实对温病派有研究,那还是去看黄成义和马光亚的东西,他们在温病派中确实是佼佼者,也有很多值得参考的临床经验和用药之后出现的情况,只是我作为个人自己并不怎么喜欢他们的思路。至于现在市场主流的Jt叔叔,确实是贵妇之友。他的读书能力确实厉害,倪海厦是靠悟性读书,那么谭杰中就有很强的整合书籍的能力,并且通过比较提取出有用信息,(台湾的文化或许如此,我们听蒋勋讲红楼梦就是感悟人生,听欧丽娟的就是中西考据理性思维,所以中医有这样的文化也是必然),如果不想了解更深或者更重症危证的临床实战能力,那么谭杰中讲的东西确实比徐文兵的更实用,他算是经方里面的温和派,可以这么说介于倪海厦和张步桃之间,他对本草的很多认知确实是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然后他的资料整合能力也确实厉害,这是很多读书人都不具备的。只是个人感觉伤寒论从难到易,就好像刀劈竹子,只要砍刀进去了就顺利成长,可能谭杰中会让你从易到难,到了一定层次时候容易在原地打转,但是如果用心,那么谭杰中讲课推荐的书籍或者说引用案例的书籍去找来看看,视野也确实不一样。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至于被倪海厦说成半个经方家的张步桃,如果你自己系统研习过伤寒论,那么张步桃的书就是小品文,是你闲暇时间可以好好放松的书籍,他把很多内经派和温病派的经验拿过来配合伤寒论,觉得是可以在一般病症上好好玩味学习的,这种学习可以让你逻辑紧密的思维种放松神经,然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原来经方可以这么玩玩。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读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是不断和大师严谨对话,那么张步桃的《开药方》就是玩玩的感觉,然后很轻松的知道原来可以这样组合,有种感觉就是那些坐堂大夫几十年的小秘密被他偷偷的给拿出当八卦讲给大家听,这种感觉应该比去听罗大伦的东西享受。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能结合伤寒和陈士铎体系来开药的几位,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台湾的皮莎士和萧圣扬都是这方面积极探索的人,但是他们和倪海厦正好相反,保持佛道之人的传统,不怎么公开露面,保有着自己私下的小圈子,流出来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不过从他们流出来的笔记也看到确实是有实际东西的。我希望我们大陆也会慢慢形成这样的小中医圈,小众但是精英化,不会让参与的人浪费自己时间和生命。大陆的李可在用药思路上也是经方加上陈士铎的思路,你会看到他在经方中用到大量的补药,这不是温病的的体系,而是傅青主陈士铎的思路。所以看李可的东西还是要去看看陈士铎的东西,同样李可的东西还是要变相的看,因为现在重症病人不会找中医看,还有就是李可的很多用药有自己的方式,要学习思路,但是实际之中不一定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毕竟李可好多东西受当时环境和条件限制,所以有些用药还有有点偏门有点猛,很多用药的配伍并没有延续民国的探索。LnL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君九龄》方承宇和灵芝发生了什么?方家仇人是谁?
  • 《君九龄》方家到底有什么秘密?幕后黑手找出来了吗?
  • 《君九龄》方家的内应是谁?给方家下毒的人是谁?
  • 《君九龄》方家姐妹结局是什么?方家的仇人是谁?
  • 《君九龄》方锦绣结局是什么?或许离开方家才能拥抱自由
  • 第一次去女方家带什么礼物(女婿第一次上门买6样)
  • 大衣哥新儿媳要学区房,试婚纱一家人等着,4套礼服顶一套
  • 汪小菲张颖颖同做核酸被拍 一前一后回男方家显谨慎
  • 在孩子学习方面要不要请教身边人
  • 小猪先生与母亲给兜儿下聘,一篮子现金太抢眼,女儿到半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