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六大常见问题解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Q: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A: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或/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组织所替代,血液中全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中无肿瘤细胞,无网状纤维增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
Q: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有什么区别?
A:
再障有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之分,但临床上一般以慢性再障多见。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情进展的速度、病情轻重及并发感染、出血的严重度,骨髓变化等。慢性再障上诉症状较轻,为非非重型再障;急性再障血象呈进行性急剧下降,治疗上甚为棘手,不少患者因严重感染、颅内出血而死亡,故为重型再障。然而,重型和非重型再障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可相互转化。急性重型再障经过积极治疗得到控制,血/骨髓象指标检查就可能表现为慢性非重型再障;而慢性非重型再障患者,由于感染、药物使用不当等出现急性再障症状,称为重型再障Ⅱ型,需按急性重型再障处理。
Q:有了哪些表现应该怀疑再障的可能?
A: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贫血,除了血色素下降外,还存在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对此,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切不可大意:
①贫血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口唇指甲淡白;
②出血症状。表现为反复流鼻血、牙龈出血,身体皮肤出现点片状出血斑或乌青块;如果是女性,月经量可能会较以前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腹部疼痛,出现大便柏油样色,这是由于肠道出血引起的;
③感染症状。多数患者会伴有不明原因的反复低热,时间通常较长;严重的由于出现危及生命的感染,如严重的败血症常表现为神志精神的异常,需要及时到医院积极抢救。当出现上述3项中的至少2项主要症状,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诊治。
Q:怀疑自己得了再障必须做哪些检查?
A:
在再障的诊断中,血常规检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依据,一般表现为血三系(血色素、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当出现嗜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血小板<20×10^9/L,网织红细胞<1%,则提示可能患上急性再障,因为慢性再障的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应该注意的是,在再障中存在着某特殊的一类细胞数量改变,如血常规仅表现为红细胞计数的减少,而血小板、白细胞数或嗜中性粒细胞仍为正常水平,要疑诊为纯红细胞再障, 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明确骨髓增生情况,一般再障的骨髓会表现为三系或两系细胞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脂肪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三系减少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等, 结合临床体格检查和病史能够明确诊断。
Q: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A:
目前的观点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急性再障的唯一有效手段。但该方法存在其条件的限制,如:费用高、配型困难、有年龄要求、寻找亲缘HLA全相合供者困难等。一般只对20-40岁的急性再障患者才考虑进行移植,而且越年轻患者移植成功的概率越高。而中老年患者相对就比较麻烦,受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影响更明显,一般不主张,但也有中老年患者移植成功的报道,具体要综合分析而定。
Q:中医中药治疗的效果好吗?
A:
中医学中无再障的病名,但根据它的表现常归为“髓劳”、“虚劳”、“血证”、“急劳”等范畴。中医学的理论认为,之所以发本病,是由于患者先天精元不足、后天失养,导致外界邪毒之气乘虚而入,入血入营入髓,进而影响造血功能。因此,对于急性再障,常按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滋养阴水;而慢性再障则“从肾论治”为主,具体有壮肾阳、滋肾阴、健脾气等不同。而其中,以慢性再障的中医治疗的优势较为显著,不少患者甚至能在单纯中药的辨证治疗下维持病情稳定。
中医治疗的注意点:
①临床上再障病人病情危重,错综复杂。治疗时须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分型,准确辨证论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