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辨下的养生观——正确认知高血压。
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的对待。
于高血压的认知、治疗,绝大部分人认知不完全,或根本没有去想认知。
因此导致的结果是:高血压本身并不危险,危险的是错误的治疗。
一、高血压是身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从他本身来讲,不但不是病,而且是“一件好事”。
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身体某个部位发生了缺血的问题。心脏得到了信号,于是增加压力以使血液供到相应部位。因此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而心脏得到了信号,能够有力气、力量增加压力和供应量,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如果身体连这样的反应都没有了,那才是更坏的事情。
二、高血压本身是“危险因素”,而不是“疾病”。高血压的危害是它导致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
三、单纯降低血压,会有两方面问题:
- 本末倒置。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压是降下来了,但缺血的地方,就再也得不到血液了,从而导致其他的“并发症”。
- 做无用功。目前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的10年风险率为5.6%,即100个有高血压的人,在未来10年内,即使不治疗,也只有不到6个人会的冠心病和脑卒中。那么,降低30%的发病率,就是说100个有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10年内也只有不到2个人受益,可谓“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
- 服用降压药产生的副作用,会造成其他的后果。
四、高血压指标制定的“并不科学”。
-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以140/90mmHg为标准,这个标准是“少数服从多数”制定的,并不完全符合所有的人。
- 140/90mmHg的标准,中国是在2000年从原来的160/95mmHg调整下来的。标准公布的一刻起,中国多了1个多亿的高血压患者。是不是有“被高血压”的意味。2017年,美国已经把高血压诊断切点降到130/80mmHg,如果按此标准,中国将瞬间陡增3亿高血压患者。
-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会有或多或少、甚至很大的差异。例如有喝酒永远不醉的、喝再多酒抽血也验不出的。而统一用一个指标,肯定会有误伤的。
五、患上高血压的建议采取的方式:
- 如果血压过高,及时服药控制血压。但不能因血压得到了控制就去终身服药,不要忽视了长期、终身服药的巨大副作用。
- 如果血压不是过高,应该进行全面的体现,查出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对“本”——病因下手。
- 找中医查找原因。多数高血压的病因,按照中医原理是比较好查找、也比较好调养的。
六、切不可以服用降压药为唯一、最终的结果。即使不看中医,也要在区分一下风险的高低,比如根据年龄、性别、血压升高的程度、是不是同时有高血脂或/和糖尿病、抽不抽烟、有没有运动习惯等进行综合打分,再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