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农村老人常说:嫁人不嫁家里两兄弟的,为什么?
农村老话还是很有生活智慧的,老人是因看多了一家家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家庭矛盾,据此总结出的精髓,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嫁人不嫁家里有两兄弟的”,和“娶妻不娶‘扶弟魔’”其实说的是一件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弟?
虽说,他们将来都会各自组建家庭,身上会背负上各自的家庭责任:为人夫、为人父!
但是作为原生家庭的“手足关系”,曾经一起吃饭,一起成长,感情自不必说。常人焉能不管不顾?
很多家庭的哥哥宁可自己日子紧巴点,也想着多补贴点弟弟,希望弟弟日子能好过些,父母也会推波助澜,从中协调斡旋。
这些原本是有人情味、念旧的表现,但是他忘了,结婚后还得考虑另一个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妻子。
她嫁过来,本质上是与“哥哥”成立了一个二人有限合伙公司,将要同舟共济,共同在人生的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小小的帮补一下,问题不大,就是普通朋友碰到困难了,该帮还得帮,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弟弟?
但是,若是无底线、无原则地掏空自己的家庭,拆自己船上的板,去给弟弟输血,本质上就是在伤害这段婚姻的肌体。
若处理不好,小则鸡飞狗跳,家庭不睦,大则以离婚收场。
同样的,“扶弟魔”的家庭模式碰到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做姐姐的小小的彼此相互帮扶一下,问题不大。
若是无原则、无底线的掏空夫家,帮补弟弟和娘家,同样也是在往这段婚姻的肌体上捅刀子了。
这些问题绝不是个案,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很多家庭,妥善处理需要一定的智慧。
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任您有三头六臂,通天的能耐,面对这些千头万绪的家庭琐事,很多时候却也无从下手。
其实,面对这些问题,保持清晰的头脑和边界感很重要。
婚前随便您如何帮助、补贴弟弟啥的,都没问题。但一旦结婚后,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边界感和分寸。
毕竟是两个家庭了,财产独立、意志独立、乃至情感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一点边界感。
至于嫁不嫁、娶不娶的问题,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若是当事人明晰自己的责任和边界,处理问题有智慧、有章法,您又很爱对方,就大胆地嫁娶,难不成这样的家庭就不配有嫁娶的权利?
当然,若是对方的确拎不清,不够智慧处理这些问题,审慎考虑一下,也是必要的,毕竟是终身大事嘛!
关于此类问题,笔者之前曾经出过一部类似的作品《姐弟关系好过夫妻关系,您认为正常吗?》,深度剖析过此问题的本质,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一二。
最后,祝大家面对生活、工作等各种问题时,都能头脑清楚,智慧在线,经营起自己的人生,都能有声有色,幸福相伴!
本文由墨言春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