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因胃部不适去医院看病,若是病情难以确认,或者怀疑是胃癌时,往往需要做胃镜检查。
做完胃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后,患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胃镜病理检查报告结果了。
因为通过结果可获知自己到底有没有发生癌变,或者有没有发生胃萎缩,还能得知胃部有没有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实患者完全可以自己看得懂病理报告单,以对自己的病情有大致的了解。
但由于胃镜检查病理报告的专业性非常之强,常常让患者和家属都看的是一头雾水:我这结果到底好不好?增生、肠化、粘膜充血,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我这个问题严不严重?
今天,我们来教大家看懂胃镜报告
胃镜检查报告应该说包括两个部分:
一个是胃镜医生在治疗、检查过程当中所看到的直观的胃镜检查,比如胃部的整体的黏膜情况光不光滑,有没有炎症的表现,有没有出血的情况,有没有溃疡,有没有肿瘤或者有没有隆起等等相关的一些描述;
另外一个部分就是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在检查过程当中,医生认为某个部位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炎症或者怀疑其他的一些问题,取一定的组织送到病理科去检查,这个检查结果会附在胃镜的报告中,所以应该有两个内容。
我们看到的胃镜检查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图片、检查所见、检查结论。
看报告顺序↓↓

01 检查结论
是医生根据胃镜下所见给出的诊断结果。
常见的诊断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02 检查所见
是医生在胃镜下看到的情况:消化道各部分依次列出,如果没有明显病变,一般描述为“粘膜光滑”;
如果观察到异常,将依具体情况描述为“充血、水肿,溃疡、糜烂、新生物”等。
充血、水肿可能是炎症。若存在新生物,则重点关注肿块大小、部位、累及范围、质地等。

03 看图
以上我们提到的胃镜报告显示问题在“胃底、胃窦、胃角”,那就仔细看这几个部位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到相对粗糙的胃窦粘膜、胃角的线状溃疡等。

病理报告解读
做胃镜的医生一般会从胃里取出1块或几块小组织,并将其送到医院的法庭——病理科。经过病理科心灵手巧的技术员精心制作成HE切片以及HP切片,然后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做出客观描述性诊断。
病理报告会告诉你什么呢?
一、非肿瘤性的胃镜病理报告
非肿瘤性的胃镜病理报告主要内容有:部位、炎症性质及程度、是否有活动性、是否有肠化、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01部位
例如:(胃窦小弯)胃窦粘膜,慢性中度浅表性炎,轻度活动性,轻度肠化,幽门螺杆菌:阳性。
上面括号内的部位就是组织送检时标注的部位,即胃镜医生的取材部位。
括号之后为病理医生显微镜下看出来的胃粘膜部位。

02炎症性质及程度
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应该是最普遍的一个描述,很多人去检查的话,可能都会有一个浅表性胃炎这样一个描述。因为浅表性胃炎它在直接的胃镜上表现就是一般的充血,胃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每天跟外界是有接触的,所以黏膜表现一定的充血,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症状的话,像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太在乎,也不要去治疗,不需要特殊的关注。
Tips:如果您的报告只有慢性轻度胃炎或者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炎,无其他异常,那您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不少了。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把胃粘膜比喻成城墙,胃粘膜的固有腺体就是城墙中间的砖,砖数量变少就是萎缩,根据减少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