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终于有空告知,这样远离冠心病十大误区
8.血压低于140/90mm汞柱
大多数人认为把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量就足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来自国外的最新研究数据,55岁以上的正常血压病例中有90%出现高血压;40至70岁的血压为115/75-185/115毫米汞柱,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随着收缩压或舒张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而增加一倍。血压越高,今后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和肾病的风险越大,血压应保持在135/85mm汞柱以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的血压应低于130/80mmmHg,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9.运动多多益善
现代人,尤其是办公室里的人,生活压力很大,没有时间锻炼,偶尔会抽出时间放松一下,去健身房锻炼一下,或者爬到山顶去锻炼一下,认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有好处。他们不知道危害会更大。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大,体力消耗大,病情已悄然来临,一旦剧烈运动超过体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实运动后有点喘不过气来,有点出汗,说话不累,这样的强度是适当的。如果活动后呼吸沉重,汗淋淋的,明显感觉疲劳,甚至有头晕等不适症状,说明动作过多。

10.冠心病与年轻人无关
一些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疾病。事实上,就高血压而言,6至18岁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发病率已达到8%。因此,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活中应注意纠正诱发高血压的饮酒、吃起来咸味太重的坏习惯。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这一过程早在年轻人甚至是年轻人就开始了。当然,血管狭窄,或急性血栓联合只会带来明显的症状。由于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许多青年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