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无蹊哪有跷!
9月9日,早成实锤,但还翘首以盼的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终于等来揭牌的时刻。这标志着贵州白酒正式从“一茅独大”进入“茅习领航”时代。

河南醉美豫酒——天时
虽然习酒把这次揭牌仪式的声量放到最小,但国家财政部《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中“优先支持贵州开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的新闻,又让业内外对习酒、贵州白酒和茅台的关注度被拉到了最高点。

习酒迎来好时代自不必说,而茅台会否趁势“大幅提价”,又成为了万众期待的焦点。
营销体制改革,究竟与茅台价格有何关系?
1
茅台涨价,不由茅台说了算?
在风光独好的5年未涨出厂价,世界唯茅台耳!
2017年12月,茅台出厂价调至969元,市场价调至1499元后,江湖就再无茅台的涨价声了。从此,“1499”成为了其他白酒不可逾越的“禁脔”,也成为了大家戏谑茅台的符号。

因为相对于“1499”,茅台早已突破“2000”,甚至“3000”了,并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腐败问题和国资流失隐患。
那么,在仅有经销商“爱你一万年”的“1499”中,茅台为何在众人唾沫中还要“冷酷到底”?
实际上,背后的缘由大家都懂!那就是,茅台涨不涨价,茅台说了不算啊。
众所周知,茅台在贵州经济中扮演的是“救火队长”角色,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茅台的身影。高速公路亏损,吃不起饭了,找茅台;消灭绝对贫困没钱了,找茅台;旅游公司入不敷出了,找茅台,乡村振兴,找茅台……
而茅台“救”这些兄弟的办法,其实也无非两个。小打小闹的,给点“1499”的配额让你去卖完事;捅出大篓子的,没办法,只能转让点小股份来灭火。
所以,茅台如果涨价,抽走渠道的利润,即使茅台愿意,众多穷兄难弟也一万个反对啊!
唉!反正毛盐倒在酱缸里,虽然也被隔壁老王偷走了点油水,但总体上还是让兄弟们有依靠,不涨就不涨吧!
可是随着今年1月国发【2022】2号文件的出台,尤其是“财神爷”对“白酒营销体制改革”的优先加持,所有被认为正确的逻辑都在发生变化。
茅台也一样,而且是首当其冲!因为疫情反复下全国财政吃紧,贵州必定也是困难大户,如何来弥补这个“窟窿”?
相信靠简单的倒挂“转移”,已经解不了贵州财政快渴死的嘴巴。唯有靠外部涨价提利润,内部堵住“隔壁老王”的贪婪嘴脸,才能根本性解决当前的困难。
两者相较取其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