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市场鱼龙混杂,想要从中选出一瓶好酒很不容易,因此看牌子成了最便捷的方法,“中国四大名酒”、“中国八大名酒”之流无疑是酒友选择的标杆,酒企的金字招牌。
从第一届到第五届的全国评酒会上,前前后后共有17种白酒曾上榜名酒之列,虽然霸主之位几经更迭,但有些白酒始终一路领跑。
也有些几经沉浮,早已不复往日辉煌,更有2大白酒可以用“惨”来形容,明明头顶名酒光环,却反倒变得臭名远扬,人人避之不及,难道说金字招牌失效了?
毁在自己人手里的全兴大曲
1963年第二届评酒大会的举办,令来自四川的全兴大曲脱颖而出,荣列“八大名酒”之一,并和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沱牌曲酒、剑南春被誉为“川酒六朵金花”。
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喝全兴,万事兴”的广告语更是火遍大江南北,每天来酒厂采购的车辆把大门围得水泄不通,销量一路高升,连年突破12亿的大关。
那时候的它在四川比茅台都要受欢迎,很多60、70后的酒友提到全兴大曲,仍会为它感到遗憾,毕竟它也曾惊艳一整个时代。
可惜如今的全兴大曲早已不复当年风光。
1998年,它在酿酒车间发现了国内最古老的酿酒作坊,为其取名“水井坊”,随之而来的是核心品牌全兴大曲发展停滞。
酒厂不仅倾注所有资源给水井坊,还弱化全兴大曲,只为把水井坊成功的推上舞台中心,渐渐的全兴大曲酒质下降,名气也一落千丈。
再好的名酒招牌也禁不住这么挥霍,因此全兴大曲只能从白酒舞台遗憾退场,直到现在,都没有东山再起,彻底成为业内小透明,不可谓不惨。
四大名酒唯一的没落贵族 西凤酒
它产自陕西省宝鸡市,是凤香型白酒的开创始祖,曾在第一届评酒大会中,就以酒质取胜,被评为“四大名酒”,一时间享誉全国。
甚至多次登上国宴舞台,市面上一度出现供不应求,一瓶难求的盛况,和如今的茅台比之也是有过而无不及,谁要是只排了三天队就买到,其他人都恨不得去蹭一杯沾沾喜气。
然而随着当时“四大名酒”中其它三兄弟迅猛的发展,唯独西凤酒每次上市冲刺前,问题频频,逐步跌落神坛,一副好牌被自己打的稀巴烂。
基酒对于酒厂来说,相当于人类的心脏,是自己命脉所在,但西凤酒非但不重视、自产基酒,反而选择过度依赖外购基酒,难以保证酒体品质。
再加上白酒界后起之秀越来越多,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抢占市场,西凤酒甚至授权他人做了不少贴牌酒,最多时有2000多种贴牌标,直接导致酒体品质参差不齐,失去消费者信赖。
如今的西凤酒7成以上外购基酒,8成以上贴牌酒,难怪它被称为“贴牌狂魔”。
即便曾经是“四大名酒”又如何,如今还不是只能长期偏居陕西一隅,因贴牌过多而臭名远扬。
毕竟名酒光环不是保你辉煌永驻的万能招牌,它只是一顶七彩斑斓的桂冠,可以充当美名,却绝不能用来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