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三大流派”足以概括山东炒鸡的大多数,然而总有后起之秀冒头挑战。比如青阳炒鸡,也叫做滨州炒鸡,选择了重度麻辣这个路数,还直接把白面饼或玉米饼放在炒鸡盘里,边吃鸡边沾着浓汤吃面饼,够香够辣,肉配碳水两不耽误。

看似家常的黄焖鸡
却是百年的老味道
也许未到过山东,但你八成已经领略过山东吃鸡江湖的一方霸主——从济南走向全中国的黄焖鸡。实惠的价格,南北相宜的口味,黄焖鸡从一道济南鲁菜,发展成了温暖全国打工人的经典快餐。
“黄焖鸡米饭”足以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一较“普及度势力”的高下,但也有着相似的命运。很多老济南人坚信“出了济南,没有黄焖鸡,不接受任何反驳”,对于原汁原味的追求,济南人为黄焖鸡划定了“地域限定”的结界。

大火猛烧,黄焖鸡在砂锅里翻滚。
摄影/泺水居,图/图虫·创意
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黄焖鸡起源于济南鲁菜名店“吉玲园”。那时候有个更高大上的名字“百草黄焖鸡”,说是有数十种香料、药材参与制作,焖得贵气十足,一度成为上流社会争相品尝的鲁菜名品。还有一说更为古早的,在清嘉靖年间,黄焖鸡就是济南名馆“燕柳园”的招牌,还“飞上枝头变凤凰”,进宫成了宫廷菜,溥仪胞弟溥杰的夫人所写的《食在宫廷》中就有黄焖鸡的记载。
曾经的“宫廷美食”,如今也是大众可及的家常之味,从“百草黄焖鸡”到“黄焖鸡米饭”的流变之中,黄焖鸡变得像山东人一样的实在,甚至把美味的核心全摆在了名字上:黄酱+焖制+优质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