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中国四大名酒,为什么没有五粮液和剑南春?背后原因真让人心酸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11-16 名酒   中元   茅台酒   香型   酒香   茅台   酒会   白酒   中国   心酸   原因   环境   全国

四大名酒,为何独独缺少五粮液和剑南春?难道背后另有缘由?原因让人心酸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说起名酒,“茅五剑”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在酒友心中,这三者也关联不小,可为何在四大名酒中,茅台独占鳌头,五粮液和剑南春却不见身影?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还得从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说起。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大名酒”实乃“四大名酒香”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各行各业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白酒行业也一样。第一节全国评酒会的举办,就是为了促进白酒行业的兴起。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1952年的评酒会,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召开的大规模评酒会,虽然规模盛大,但彼时国内能叫得上号的白酒企业寥寥可数,参赛酒企更少。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终经过品评,酱香酒中的茅台,清香型酒中的汾酒,浓香型酒中的泸州老窖特曲,以及凤香型的西凤酒,力压群雄,跻身“四大名酒”之列。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大名酒所对应的,正是我们今天主流的四大香型,也正是这届评酒会的召开,奠定了后期几十年白酒的主流香,所以,“四大名酒”实乃“四大名酒香”。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茅五剑”只有“茅”,没有“五、剑”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算每种香型都只有一种酒能选上,那五粮液和剑南春怎么就没选上浓香呢?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只能说“造化弄人”。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说五粮液,虽然其酿酒历史悠久,但就连“五粮液”这个名字都是在1932年才正式注册,之前的发展也一直没形成规模,建厂更是到了1952年。换句话说,开品酒会的时候,五粮液才刚开始“搞事业”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说剑南春,说来也巧,1951年建厂,刚好赶在评酒会前一年建立,但我们现在喝到的剑南春,是在1958年才研制出来,也完美错过。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这两大巨头不在第一届评酒会的四大名酒之列,但评酒会并非只开了一届,在后面几届的评酒会中,它们的优势逐渐显现,很快跻身八大名酒之列。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第一次评选的四大名酒对白酒界影响深远,这点在茅台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作为酱香酒的代表,茅台成为了众多酱酒争相模仿的典范,一些对技术执着的酿酒人更是把“茅香”作为了毕生追求。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君中元私藏酒的酿造人曾传政就是这样一个人。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曾先生本就出自酿酒世家,在酱酒勾调方面颇有造诣。但做的越好,就越想寻求突破,“茅香”也是他的理想,为此拜师于茅台厂长李兴发门下。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尽可能还原生产茅台酒的客观环境,他选择将酒厂建在茅台厂对面,这样起码能保证地理环境、微生物种群环境与茅台酒生产是相同的。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外在环境,酿酒的原料和工艺也下足了功夫。选用当地优质小红粱,再搭配12987大曲坤沙工艺,延用传统古法酿制,端午制曲,次年才能取得成酒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时的酒还不算成品,需再入坛子内陈放6年,让酒体自然产生老化、熟化反应,方可进行勾调,勾调出的成品,酒色微黄透明,茅香风味明显,口感绵柔,酱香高扬,陈香厚重,与飞天有七八分相似。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品质好,性价比也够高,因此虽然酒厂并未做太多的宣传,也仍然获得了不少回头客。可见,名气高低固然有影响,但酒的质量才是核心竞争力。Byd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最贵的酒多少钱一瓶 世界名酒排名?
  • 山西68岁退休老教授,喝酒不碰茅台,独爱3种便宜酒,网友:行
  • 陕西一沙场老板,10年前买20瓶茅台,准备回收变现,结果令人
  • 据说江苏人常喝的口粮酒,不是“梦之蓝”,而是这6款平价
  • 全国哪的“光瓶酒”最好喝?经评比,这4款名列前茅,有你家
  • 四川又诞生一“实力派”好酒,当地酒友顿顿饮,却走不出巴
  • 贵州酒别只认得茅台,4款特产名酒,都是纯粮佳酿,当地公认
  • 白酒不是越贵越好,还讲究“性价比”!这7款白酒,都是纯粮
  • “香”道中庸,“兼”行天下!四大名酒名企引领兼香型白酒
  • 618购物节:茅台、五粮液不在其列,这几款酒成为大赢家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