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家政阿姨初到雇主家的26条注意事项,帮助你赢得雇主好感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11-30 雇主   阿姨   磨合期   私事   家政   好感   台上   注意事项   首饰   家人   主动   小孩   事情   关系   客户   宝宝   孩子   美食   电话

如今的家政服务,大多为一对一的上门入户服务,阿姨与雇主是否能长期的在一个屋檐下愉快的相处,前期的磨合尤为关键。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姨刚到雇主家里,有一些雇主会考验阿姨的责任心、诚信度、专业度等,这是非常能够理解的,毕竟阿姨即将参与到雇主家庭生活。在这种小型雇佣关系中,雇主就是你的老板,你是他的员工,你需要做的是听从老板的安排,否则就只能被开除。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时候,就需要各位阿姨,观察摸索雇主家庭不同人的性格、生活理念,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等等只有让雇主感受到阿姨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后,才会更加信任阿姨,放心的把自己的宝宝,家庭交给阿姨。这样,在过了磨合期以后,工作起来也会相对轻松的。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秀的阿姨是这样应对磨合期的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的阿姨初到客户家,发觉宝宝该翻身的时候不会翻身,该爬的时候不会爬,看着着急的不行,立马就开始实施,总想着去凸显自己的专业,其实就是错误的做法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带宝宝的时候,不要过于教条束缚了,要观察宝宝,要100%配合家长,对宝宝护理细节非常细心,获得家长认可接受信任,这是首要目标,如果阿姨不谦虚沟通,就容易导致宝爸妈的质疑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端家务员肖姐说:“第一天进入客户家你就要有适应新环境的准备。要了解客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住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你要主动询问客户,一下子记不住你就需要拿出笔记到本子上。”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嫂刘姐说:“细节决定品质,做好每件小事,你就赢了,比如:沙发垫还原、鞋子归类码放、物件收纳等,强调做家政员就要有服务意识,每进入一个客户家的时候都会考虑很多东西。有时候不能让雇主为你提意见,你要在事情出现就想到要去怎么做。做阿姨要会察言观色、要眼中有活。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初到雇主家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里就给大家说些刚上户一定要注意的地方,阿姨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1、妥善管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包括衣物、生活用品、现金、首饰等等)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2、了解雇主的家庭情况:住址、水电煤气总开关等;饮食口味;生活习惯;民族、宗教信仰;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七个一定要记住的电话号码:雇主的手机、家里的座机电话、公司客服电话、小区管理处电话、110、120、119。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3、电话调整为振动或静音,少讲电话,尤其在雇主面前。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4、做事要有主动性。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5、贵重物品及钱财不要乱动:雇主遗留在洗手间的首饰可以清洁好放到雇主梳妆台上并告知雇主;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卧室地上,家具空隙里捡到的首饰要放到梳妆台上并告知雇主,本来放在雇主梳妆台上的首饰不能动。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6、做错事要及时说明并改正,不许隐瞒。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7、勤学、勤问、勤记,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蛮干。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8、私事不问,不偷听、不插话;保护雇主家的隐私。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9、有客人来访,主动招呼、适当回避。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10、陌生人来访,尽量不开门,必要时与雇主亲自核实身份才开门;不能私自带任何人到雇主家。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11、购买要记账,不许虚报、谎报。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12、吃饭的问题: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谁先吃的问题:如果有小孩需要看管,让雇主先吃,如雇主要求,阿姨先吃再带小孩,阿姨可先吃。n8x拜客生活常识网

是否同桌吃的问题:在雇主不愿意同桌吃的情况下分开吃。吃饭要吃饱,不能背着雇主偷吃,水果在雇主同一情况下才吃。

相关阅读:

  • 因疫情被封控雇主家,家政阿姨食宿谁管?工资咋算?
  • 在韩国失踪的55名泰国游客去哪了?
  • 人在低谷,稳住自己
  • 美国往事:一部巨亏1.5亿,让导演抑郁而终的经典之作
  • 加拿大签证
  • “金牌月嫂”十数年如一日的“工作经”
  • 月嫂“云面试”成了新趋势,但夸夸其谈的简历有点坑
  • 保姆保姆“变装”代雇主做核酸 已被依法行政处罚!!
  • “灵活就业”会否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常态和大部分人的
  • 常年在外打工的男人们,想老婆是怎么熬过来的?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