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对那些处于底层的种地的老百姓,请多一点理解
最近我们国家北方某地麦农出售麦青的事情引发了很多人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一些专家学者,看到关于农民出售麦青的最多的评论就是对这一行为的指责,很多人说这是浪费粮食,这是可耻的行为,甚至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我作为一个农村人想说的是,对于这些深处底层的老百姓,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份理解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词“光盘行动”,2013年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也是近几年来经常能够上热搜的一个词,为什么这个词能够上热搜?因为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每年从大宴会到小餐桌,从路边摊到学校食堂再到千家万户,每年被倒掉的没吃完的粮食足够2亿人的口粮。
我就想问问,我们中有多少人能每天把厨房里、餐馆里、食堂里的剩饭剩菜留着放冰箱再吃掉?如果做不到的话,我觉得真的没有理由去批评那些出售麦青给收购商做工艺品的农民,五十步笑百步,而且还打着道德的幌子去指责别人,我觉得是有点脸红的,有点心虚的。
今天,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甚至绝大多数农民的子女也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对于身处底层的种地的农民,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很多人甚至以为今天种地的农民都赚大发了,不要交农业税,还能拿到农业补贴,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一亩小麦纯收入能有多少呢?亩产1200斤的话,按照1.2元每斤的收购价格才1440块钱,每亩小麦种子钱花费60块,犁地、耙地、旋耕啥的150元每亩,农药化肥将近200块每亩,再加上灌溉收割100块钱,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就要500多块钱,人工等其他费用不算了,一亩地还没有1000块钱的纯收入,要是家里承包的土地多还可以,每家每户承包不足十亩的,种小麦的纯收入还不到10000块钱,这10000块钱够干啥的?相信不用解释了吧?
所以作为农民,总会想着粮食价格再高一点,哪怕一斤高一毛钱也是好的,这样他们的收入总会增加点。所以当有人出高价收购麦青的时候,麦农当然愿意提前收割小麦了,没有哪个农民跟钱过不去,因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深知钱的重要性,他们深知没有钱去医院不敢拍片子,没有钱有病也不敢去医院,没有钱孩子在学校上学就不能吃好的、穿好的,所以农民总会想着自己种的粮食能多卖一点钱,这难道也有错吗?
我说今天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农民的辛苦,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批评他们、指责他们,你们知道他们种点粮食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吗?我邻居大妈种了一块地的玉米,第一次播种的时候没几天鸟雀就把地里的玉米种子全部挖出来吃掉了,第二次再播种,她每天要守在田里很长时间,看到鸟雀飞过来就把它们赶走,直到玉米发芽为止。为了种这一块玉米,整地花了两天的时间,除草花了一天的时间,等到玉米发芽以后还要锄两次杂草,还要施一次肥料,要知道等到那个时候室外温度就会超过30度了,在玉米地里干活真的是挥汗如雨的。
你说农民种粮食这么辛苦,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珍惜粮食?你去农村看看,现如今农村那些上了年纪的农民,有几个舍得把剩饭剩菜直接倒掉的?哪个不是把剩饭剩菜吃到不能吃为止?可以这样说,只有真正种粮食的人才懂得珍惜粮食,因为他们深知种粮食的艰辛,只是他们没地方说罢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卖些钱(麦农之所以出售麦青也是为了多增加些收入),可是即便这样小的一个愿望,在别人眼里,还认为是他们贪婪,他们是在浪费粮食。我想这些出售麦青的麦农心里肯定是非常难过的。
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麦农出售麦青我觉得也是如此,之所以有麦农愿意出售麦青,就是因为市场上有这种需求,就是因为麦农出售麦青获取的收入要比直接出售成熟的小麦高,所以才有麦农收割麦青的现象出现。但是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种小麦的麦农并不是都会如此,所以本着这样的原则,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给与这些麦农更多的理解,而不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去批评他们、指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