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无分文-富贵-入狱-豪门,韩文的人生跌宕起伏(下)
韩文真的是从菜园里挖来的“袁大头”?
上次说到韩文从一贫如洗,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富豪”“大老板”“暴发户”。村里的老人选择性地忘记了“这孩子没救了”,他断言父母不再骂他“泥不能撑墙”“狗肉不能坐位子”,打补丁的衣服换成了直筒西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渐渐成了我们父母教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的教科书。
大家一直很好奇,汉文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真的像传闻中的“我从菜园子里挖了一坛‘袁大头’吗?”人们对此深信不疑,韩文也不解释,又从广州带回一只旅行包大电子表,村里每户都发了一块。这在当时是稀罕之物,戴在手腕上。洪光戴着电子表去公婆家炫耀过一次。韩文为人老实,做生意从不伤害村民,不管谁有困难,张口向他借钱,有求必应,待人热情大方,他来来去去,韩文渐赢得了村里所有人的尊重,他的话有时候比村长还管用。
他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不是来自菜园里的“袁大头”暂且不说,下面一一揭秘。韩文怎么会变成这样被囚禁的人呢?
三代三女,妻子若兰“不争气”?
汉文的生意越做越大,“桑塔纳”也坐上了。汽车就像现代人看到的宇宙飞船。他们非常罕见和惊讶。人们越发羡慕不已,求婚络绎不绝,说“娶韩文如坠福巢”。经过千千万万的选择,韩文如愿以偿,嫁给了邻居。梅凡村的大美女梅若兰,一对一俊一美的小两口,成了村民们议论的焦点。四年后,梅若兰陆续生下了三个漂亮的女儿。妻子若兰已经做了绝育手术,但对于韩文家族三代人来说,传宗接代的念头根深蒂固,想要孙子成为韩文父母的心病。渐渐地,梅若兰在家里并不被公婆接受。可以看出,韩文经常打着做生意的借口不回家。因为韩文在村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不少村民同情他“后继有人”,私下评论若兰“失望”。♬一个“有钱人”成了“囚徒”,法律的悲剧文盲? 一天放学回家,看到村民们聚集在村头的大银杏树下,窃窃私语说汉文要告状,这个“大新闻”迅速传遍了全村。原来,在父母的逼迫下,韩文在广州买了房子,偷偷娶妻生子。韩文坚决不同意,生怕乡亲们戳着他的脊梁骨叫他“陈世美”。梅若兰的娘家兄弟义愤填膺,把这对从广州来的母子打得鼻青脸肿。罪状告上法庭,在法官取证后,韩文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韩文入狱,妻子若兰带着孩子跑回娘家,一张离婚书让韩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广州母子带着巨额赔偿消失,米加工厂无人值守。生意也倒闭了,追债的整天守在他家,他的父母伤心了一夜,好好的家就这样毁了。毁于他薄弱的法律意识和对四川的憧憬。村民们感慨道:“做人,莫忘本。”汉文成了教育全村人的反面教材。当村民们不得不到30多公里外的镇上卖米时,想起了汉文的诸多好处。随着时间的流逝,韩文创造的发家致富的传说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仿佛从来没有过韩文大哥这样一个鲜活的人。 韩文是如何从囚犯变成富翁的?他家真的有“袁大头”吗?想知道详情,请听下面的分解。 送人一朵玫瑰,手上留着余香,“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