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它曾是酒水界的主宰,如今却被人淡忘,行家:在日本很受欢迎!
在酒友圈,经常有人说:“这届的酒友不好带,白酒都不爱喝了”。

有人评论说,等到了一定年纪,自然就会想起来了,不着急,该着急的不是白酒,而是曾长期稳坐我国酒水行业的第一把交椅的黄酒。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从小到大我都没喝过黄酒,何来第一把交椅之说?

而且据相关调查机构显示,喝黄酒的群体主要来自江浙沪,男性比例更高,而不喝黄酒和不知道黄酒的群体,占据这40%左右的比例。
在很多人眼中,黄酒甚至比不过当地的一些特产白酒。

那么黄酒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被专家说曾是酒水界的主宰?
小编仔细研究发现,论起历史,白酒远不及黄酒,黄酒是当今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其中没有白酒。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先民便已经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其主要原料没有高粱,而是糯米和黍米,当时可没有白酒这一说法。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有些上不了台面,其实这样酿制的黄酒富含很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被人们称为“液体蛋糕”。

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黄酒酿造技术传遍各地,黄酒也遍地开花,繁荣程度不比上世纪的白酒差。
总体可分为北派黄酒和南派黄酒,各有千秋,上至皇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喜欢喝黄酒。

当然也只是节日酒席的时候饮用,毕竟古代经济水平一般,酒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能喝得起。因此在古代,很多时候喝黄酒其实是身份的象征,就像现在喝茅台一样,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

而且黄酒本身的口感也很不错,味道虽然重了些,但在古代没什么饮品的年代,黄酒算得上是饮品界的“可口可乐”,可以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因此,黄酒能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绝传承。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黄酒的止步不前是其落后的根源。

白酒其实出现得比较晚,在古代叫蒸馏酒,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蒸馏酒始于元代,但在并没有受到时代的重视。
一直到清朝中期,黄酒依旧是我国酒水界的主宰,白酒、葡萄酒都是小众酒水,几乎没多少人喝。

而黄酒没落其实是清朝中后期发生的事,当时南派的黄酒发起了技术革新,江浙沪地区的黄酒逐渐成为核心,比如说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等成为一方名酒。
而北派的黄酒“按兵不动”,不愿意在技术上革新,因循守旧,酒的工艺和品质口感逐渐跟不上时代。相反,北方的小烧酒、二锅头等蒸馏酒逐渐成为主流。

到了清朝末期,因为战争的频繁,北派黄酒渐渐“萎缩”,仅有少量的黄酒产出,而便宜的烧酒则大行其道,攻占了大片市场。
这时南方的黄酒虽然有些影响,但有很多文人和掌权人士很爱喝黄酒,南派黄酒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也仅限与江浙沪和周边地区。

之后的事大家也知道,白酒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历届评酒大会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通过几次评酒大会,白酒逐渐站稳了根脚,成为了时代主流,一直持续到现在。
当然,黄酒的没落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很多酒友表示,黄酒度数低,喝起来太温和了,后劲也太大,对黄酒提不起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