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准备要做母亲的时候开始,一开始的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健康的。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愿望。回到当下,现在想来,当时最初的希冀,只是希望TA能健康。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希望被赋予被寄托,还原到最本质的地方,是否还只是希望健康而已这么简单?
当然不是。被生活考验之后,一点一点的希望被提起,更多更重的负担被压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然而,快乐与成长,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兼得,在人人都要赢在起跑线上的日子,你的一个不小心,万一输掉了孩子整个的人生呢?
于是,你不甘。
首先,我们要理清一个观念,没有人是最好的。当然,这只是在现有范围目之所及的范围内,自己的孩子是需要最好的罢了,人外有人,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能让自己最骄傲的那个。有的人,是自己本身就非常优秀,怎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优秀?不优秀的孩子,没有继承到自己的长处,反而在这里给自己丢脸,何其能忍?而有的人,本身不出众,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尽可能多的付出,在物质上的满足,在学习上的关注。而最后,当某些事情的矛盾产生的焦点之后,换来的一句“我花这么多学费是为了谁”,而孩子内心的一句“我的精神世界是缺失的”。无法让家长知道,在一味地满足物质的时候,把孩子的精神世界丢失在了成长的道路上。如此,花费了不少心思,还未必得到孩子的理解与支持,而空得抱怨一句“我心真苦”。却无人能解。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是父母双方的结晶,一股浓重的“私有财产”孕育而生,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纵使自己没有那么深的意识,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也处处流露出“附属品”的痕迹,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管制”的概念,而对于母亲,从一开始的妻子的身份,增加到母亲的身份,重复的现象似乎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