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你说:“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你就这么怼
和人聊天,聊着聊着,突然对方蹦出一句话:“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哦?那我以前是啥样的?
听到这句,50%的人基本都会冒出一股无名之火,配上当时惟妙惟肖的说话语气,80%的人得火上浇油。
这是一句太伤人的话。
然而,不同背景下,内涵各不相同。正方向的驱动或许还可以理解,但负能量的阻碍,也许就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没有人生来就是对别人好的。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
一个人每天给你一个鸡蛋,坚持了很久,你习以为常。突然有一天不给你了,你为此抱怨、唾骂,说那人没好心了。
他就应该每天给你吗?该?
没有人生来就是对你好的,每次不求回报的给予,都是无私的。时间长了,你习惯,安心的接受了别人的给予,完全忘记了去思考其中的深奥。直到某一天,别人累了,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中断了这些馈赠,你,不仅没有幡然醒悟,还一度抱怨别人的无情。
此心何在?
再来说一个同样的故事:
一个人分别给你和另一个人东西,给了你3个,给了别人10个。于是,你又抱怨:凭啥?
凭啥?你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过,另一个人也在给予别人东西。而你,空手套白狼。
不同等价值的回报,还要抱怨别人给的少,难怪自己获得的没有别人多,并且,是没道理的获得。人家就应该给你?
不。
后来,别人不再给予你任何,而你,轻飘飘的说出一句:“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对,我以前确实不是这样,那是我以前傻,枉费我一番好意,却不知道对方是个不理不动的人。我收不到回应,自然也就不再给予你。
人与人之间都是由互动维系,你得到了对方的回应,自然也有做出下一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