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就要不行了,我也无能为力。”已经升为区域主管的张新(化名)在宝能生鲜北京市场闭店潮开始前选择了辞职,有14年生鲜行业从业经历的他,对于宝能生鲜出现的问题也颇有感触。
在张新看来,宝能生鲜“线上+线下”的发展跟盒马等模式相像,“线上是生鲜的趋势,之前宝能生鲜也计划招骑手做线上,但后来配送这块儿也没有做起来,原本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变成了线下为主、线上为辅。而做线下,价格方面又没有明显优势,最后就变成了普通的生鲜小店,竞争力自然不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宝能集团官网介绍中,供应链物流是其重要的产业布局之一,拥有这一优势原本对于生鲜产业发展是一大优势,不过在张新看来北京市场这边并没有很好地用到总部供应链资源。此外,旗下拥有地产、汽车、物流等多业务板块的宝能,做生鲜也属于跨界探索,“管理层频繁更换,以及部分管理层对生鲜的认知和经验有限,可能也是导致衰败的原因之一。”张新对新京报记者分析。
跨界生鲜壁垒难破
宝能生鲜微信公众号账号主体显示为“无锡宝万百货有限公司南京燕子矶店”。天眼查持股路径显示,该公司由无锡宝万百货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无锡宝万百货有限公司则由宝能百货零售有限公司100%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
宝能零售招聘微信公众号于今年4月发布的一则推文显示,宝能生鲜开设有线下到家社区店和线上小程序,目前已实现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其中,到家社区店突破数千家。另据公开报道,宝能生鲜曾计划2021年内至少新开5000家社区生鲜门店。
宝能生鲜大力拓展线下门店这一重资产模式,是否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道关卡?8月31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生鲜保质期短,这一特性需要实现短期内快速销售,采用线上+线下门店引流的模式,有助于提升销量,但开设线下门店也会带来成本的提升,线上+线下结合是发展趋势,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根本上还是要摸透生鲜经营的规律,打磨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而对于跨界做生鲜行业,企业是否又面临专业与经验的壁垒和门槛?对此,赖阳说,生鲜经营难度大,确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较高门槛,既要有专业知识与经验积累,又要有较强的经营能力,还要做好冷链物流以及采购等环节,没有足够行业积累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成功的概率很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会影响生鲜进货价格,而对生鲜品质的把控以及进货量的调节等,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对各个环节运筹帷幄,才有可能在品质和价格上赢得优势,同时将损耗降到较低,实现收益稳定。”赖阳表示,生鲜行业是在经营细微处见真章,这个行业毛利率不高,但成本、损耗率很高,“生鲜经营做得好是个微利行业,但若做得不好,每处亏一点,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巨额亏损。”
集团或陷资金困境
出现危机的不仅是宝能生鲜,宝能集团或已游走在资金链紧张的边缘。宝能生鲜从业者林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据她了解,“宝能集团旗下的其他板块可能也出现了资金问题。”另有报道称,宝能汽车也身陷困境,目前已开始大幅缩减线下门店数量。
8月20日,宝能集团旗下公司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宝能投资集团作为融资人发行“中国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部分宝能旗下金交所理财产品未能足额按期偿还,存在部分逾期现象。钜盛华表示,宝能投资集团已就延期偿还方案与投资人及民生信托初步达成一致,后续将通过处置部分资产、战略聚焦减少开支等方案落实偿债资金。
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8月20日晚回应资金链紧张问题时对媒体表示,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他称,宝能遇到了阶段性困难,但属于发展中的困难,而且总量不大,在可控范围内。“下一步,将采取强有力的关键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