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大战升级,赶快看看你手中的饮料是否添加了防腐剂
目前,消费者在线下超市、便利店和电商渠道,可以挑选到多达数十种标注了“0糖0卡”的饮料。从可口可乐旗下小宇宙AHHA气泡水、百事可乐的bubly气泡水,到娃哈哈轻奈玻尿酸气泡水、农夫山泉苏打气泡水,国际国内饮料巨头纷纷效仿元气森林,推出了以赤藓糖醇代糖的“0糖”气泡水。除此以外,其他的饮料品类如茶饮、能量饮料,也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赤藓糖醇代糖。

起“狼性竞争”:从供应链到终端渠道全面封锁国产品牌
在这场以采用赤藓糖醇为标志的“0糖”风暴中,国产品牌的步伐明显要快过国际巨头。
国产品牌这一侧,除了作为先发者的元气森林以外,统一、娃哈哈、农夫山泉乃至初探瓶装饮料市场的喜茶、奈雪等,基本都淘汰掉了阿斯巴甜、安赛蜜这类低级代糖,主打赤藓糖醇;反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除了今年推出的小宇宙AHHA气泡水、bubly气泡水等寥寥几款0糖产品之外,其它的产品依然广泛使用了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例如可口可乐旗下的无糖可乐、无糖雪碧、无糖芬达。这一状况让国际巨头在新的市场机遇中错失了先机。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巨头在产品转型方面“转身迟缓”,但在围绕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竞争方面,却是“狼性十足”。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年初,某国际巨头品牌高层亲自致电一家合资代工厂的负责人,要求工厂立即终止与元气森林合作;五月份,与元气森林合作的瓶坯厂也单方面决定停止供货,理由是“产能不够”。媒体援引一位从业者的言论,揭示了这一连串事件背后的原因:“代工厂不敢得罪这些饮料巨头,他们的市场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话语权。这也是他们经常采用的打击竞争对手的方式。”
在终端销售渠道上,巨头的进攻方式更显“狼性”。根据近日被曝光的一份由某乐市场销售运作部制作的“主题MIT”(MIT为Market impact的缩写,意为“市场冲击”)方案显示,该公司于2021年9月发起了一项行动,以“双夹击,干元气”为口号,旨在通过给予商超门店经营者以10元到20元资金奖励的方式,在元气森林专属的饮料冰柜当中放置某乐旗下的多款无糖产品,并在货架上将某乐的无糖产品陈列在元气森林产品两侧,形成“包裹式夹击”。
外部压力倒逼本土品牌持续创新,元气森林上马“0防腐剂”
面对巨头的封锁,元气森林的应对方式是加快自建工厂的步伐,以及持续加码产品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元气森林从2019年开始,斥资50亿在全国多地兴建工厂,5座自建工厂中的3座已经正式投产,预计2021年产能达到1.1亿箱。而且,这几家工厂均采用了全球先进的全自动无菌生产线,在工艺水平上将巨头甩在了身后。在盛行代工模式的饮料行业,像这样的建厂投入力度和速度并不多见。
这种反常的现象,其实源自该公司近年来频频遭遇的“断供”危机。据媒体报道,元气森林刚开始做气泡水时,全国都没有富余的含气饮料生产线,因为绝大部分都是“两乐”的灌装厂,新品牌很难拿到产能。因此元气森林在寻找产能方面一直都很吃力,从2019年起就开始陆续遭遇断供危机。自建工厂虽然投入巨大,却可以解决生产环节被卡脖子的问题,也有助于企业更直接地把控产品品质,更高效地开展产品创新。
自建工厂的效果立竿见影。除了产能不再被掣肘之外,元气森林还依托自建工厂的的全自动无菌生产线,实现在料液、包装、环境的全程无菌,从而使得产品不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也能够达到一定保质期,因而率先在气泡水中实现了0防腐剂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