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白酒品牌上榜“食品五十强”泸州老窖再次梦碎前三
7月20日,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并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食品五十强企业以及轻工装备五十强企业等榜单。茅台、五粮液位居“食品五十强企业”前两位,洋河、泸州老窖分别位居第六、第十位。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等榜单,是评价轻工业企业竞争力和衡量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榜单、标准。从榜单数据来看,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仍旧未变,这几年一直喊着“杀出重围,回归前三”的泸州老窖再次梦碎前三。
一直以来,重回中国白酒行业“前三”,都是泸州老窖坚定的口号。尤其在2019年后,随着洋河业绩持续下滑,泸州老窖对于“回归行业前三”的目标更是多了不少自信。在二者业绩此消彼长的巨大反差下,一时间,洋河即将被泸州老窖超越的声音也甚嚣尘上,行业探花的位置,似乎真的要易主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营收上来讲,洋河仍然牢牢占据着第三的位置,但一向敏锐的资本市场显然已经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他们心中的探花。但遗憾的是,主角不是泸州老窖,而是汾酒。
截至2021年7月21日收盘,汾酒股价达到367.9元,以4489亿元的市值成为白酒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之一。而泸州老窖的股价在经历近半年的下跌后,市值仅剩3262亿元,虽然以微弱优势实现了对洋河的超越,但却已被汾酒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从股价的表现,已不难看出资本市场对白酒未来格局的鲜明态度。
但真正摆在泸州老窖面前的最大“威胁”还不是市值,而是营收上还没有追上洋河,但却很有可能先被汾酒超越。
7月12日,山西汾酒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预计 2021 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48.30 亿元—55.20 亿元,同比将增加 70%- 80%;预计 2021 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7.66 亿元—20.87 亿元,同比将增加 110%- 130%。
按照2020年中期汾酒69亿营收计算,2021年上半年汾酒营收将历史性的突破百亿,达到124亿元左右。而泸州老窖去年同期也不过只有76.34亿元,且今年一季报显示,其增速已远远被汾酒碾压。以2020年仅相差26.6亿元的营收差距计算,年末被汾酒全面超越显然已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这也就意味着泸州老窖行业前三的目标不仅未实现,还将再次掉落回行业第五。
尴尬的是,攻城未竟,追兵已至,“外患”缠身的泸州老窖,却已很难有操作空间予以反击。因为此前困扰洋河的库存问题,在泸州老窖身上同样开始显露。一方面库存周转天数在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泸州老窖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27天、371天、404天、467天、532天。另一方面,泸州老窖高档酒的营收增速却在不断下滑,2016年-2019年,泸州老窖高端酒增长分别为89.39%、59.18%、37.21%、34.78%。
同时泸州老窖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从期初的24亿元大幅增加至32亿元,经销商在高库存下的资金压力在不断加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一向在重回前三问题上充满自信的泸州老窖管理层,语气破天荒的开始疲软。“回归前三是理想。除了茅台和五粮液,后面的三家甚至是七家都有可能冲击第三,距离十四五结束还有五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有希望就行了。”
但这个希望变成现实的几率究竟几何呢?其实能否重回行业前三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以泸州老窖的现状而言,到底是像洋河一样改革,以速度换取高质量发展;还是继续蒙眼狂奔,无视内部隐忧只搏短期增速,或许才是泸州老窖更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