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让周边群众受惠的美好记忆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4月25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在近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广州创办广交会。
广交会最早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总理提议简称为广交会。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也成为了中国对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珠水奔腾,万商汇粤。今日,在千年商都广州,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门迎客,一场跨越时空的国际贸易盛会正式开启。
遗憾的是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广交会对于广州人来说是自豪而又神秘,同时更带有发自内心的自豪,这份自豪不但来自于它的影响力,还来自于个人得到的实惠。
今天午餐会时,某个世故的同事对某退休的同事发的朋友圈评论道:“他肯定家世显赫”,我问:“何有此说?”她说“你看他的穿着,八十年代我们都穿什么,他穿什么!”我哑然失笑。
也难怪,她来自内地偏远农村,完全体会不到祖国的南大门意味着什么,因为毗邻港澳、很多人都有海外关系,都会带一些紧俏的物品回来,比如电视机、录音机,衣物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没有亲戚,也可以就近去深圳与香港毗邻的中英街购买,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来自于广交会,所以当时单纯衣着就已经很时髦了,跟得上国际潮流。
得益于广交会的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交易会展览的品类众多,而且当时出口的商品都是国内最好的,每次开完交易会,客商的样品不想带回去,就会就地处理,最后一天一般可以自由采购,于是我们就会通过各种关系削尖脑袋去采购。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部分客商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过后会有好多交易会的样品出现在地摊上,就像国外的跳蚤市场,这是我最喜欢逛的街,即便不买,也喜欢蹲在地上看很久,甚至碰上新奇的玩意还会仔细研究是什么。
我记得我们月薪2000元左右时,我同学就以60元的价钱买了2张出口北欧的藤椅放在阳台上。我表姐更夸张,家公是交易会的职工,不但全家装修都是西式,家电更不用说了,连吃饭的锅碗瓢盆都是出口的,设计典雅,市面基本买不到,我也得益了不少。1997年她女儿出生睡的摇篮就是出口美国的实木,设计相当的人性化,质量没得说,羡慕得我当时就定下BB用完就给我留着。
前几天在某宝上看见某个热卖的创意温度计,天,我上世纪90年代就拥有了。
好像有点凡尔赛了,广交会,满满的美好回忆!
秋风又劲好时光。一期一会,“广交会时刻”如约而至。正如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全球开放合作的时代大潮不可逆转。
从共和国会展的“独生子”“长子”到“中国第一展”,65年的广交会,书写了一部汇涓流、战风浪、纳百川的奋斗史,谱写出中国改革开放交响乐中动人心弦的一章。
珠江奔涌不息,历史大潮浩荡。扬合作共赢之帆,世界繁荣之船一定会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