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叶无情,秋怨不止
过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秋天苍凉,秋风萧瑟,很适合怀古。
戴叔伦路过屈原庙,很是感慨: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得满耳萧萧。
全诗抚今追昔,紧紧围绕“怨”字下笔,语言明朗,诗意含蓄,隽永深远,深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誉。

- 人生之秋,宁静致远
秋风辞
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
这是一首“悲秋”的名作。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历来受到赞誉。
春天时,不知道秋天的事,秋天来了,知道了所有的事。

- 拥秋入怀,淡看人间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