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艾草团子
杨紫钰
艾叶草,小船漂,漂去哪?外婆桥。
—— 题记
艾草上凝了一层霜,我抬手拂去。那么,艾草团是怎么做的?唔,我要问问外婆。
“记得那时好……”我在院里单脚双脚地跳,算不上朗诵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我停下来望着它,“嘻嘻”笑了。外婆走进门来,随手拂起纤长的睫毛似的爬山虎:“随着阿婆采艾草。”我欢呼了一声,像看见了巢的鸟似的扑进外婆永远有一股草木香的怀:“那我们去采艾草好不好?”
山上的草木还没醒,晨光温柔地揉捏着草木的耳朵,晃晃悠悠地催它们起床。外婆拉住我的手:“宝贝,这就是艾草!”我仰头:“外婆,艾草真美啊,它像……”外婆弯着腰,挽起半截蓝布衫的袖子,手指徜徉在草叶间,双眼细细地找艾草的古朴而沧桑的绿:“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是不是?”我猛摇头,不像。艾草像外婆。

外婆年轻时是江南姑娘,眉眼间有南方山水的青绿。老了后,那眉眼间的浅浅青绿也终于成了一种山似的颜色,郁郁地记录了流淌的岁月。
阳光滚过爬山虎滚烫的胸膛,与那几株院角的艾草放着嗓门唱山歌。外婆执了我的手,“砰砰”地剁碎了山林中采来的艾叶。我看着死于菜板的艾叶,急着追问:“然后呢?”外婆拉我站一边,随口道:“背首诗吧。”我一边照做一边好奇。外婆拿着杵细细地捣烂一盅艾叶:“这样,艾草团里就有诗味啦。”外婆细长的手指把捣烂的艾叶倒进雪白的糯米面团中,轻盈地一提一拉,艾汁就把面团染成了自然的颜色。她又慢慢地用手掌压过面团,温柔地把面团变为一幅只有青绿的画。再分开面团,只揉成最原始的圆形。因为放入锅里蒸后还要用萝卜刻的章在上头给它们按上一颗“美人痣”。

朦胧的月光似的水汽笼住了艾草团。带着草木的漂浮的香气。外婆从不在艾草团里放糖。因此,艾草团入口时是草液的苦,然后,由时光再酿甜。
那是外婆的味道啊。
如果可以,我要去山上采来新鲜的艾草,细细地把它们碾碎,做一盘艾草团给您。
里面,我要揉进春光的明媚和一千句“我爱您”。
您是我春天的喜悦和一切的生机。

【作者简介】杨紫钰,生长于长嘉交汇、古老而现代的渝州,一个孜孜求索于文学世界的刚刚离开初中校园的高中生。
其人勤学。十五岁的人生阅历还不算长,可她在浩如烟海的万卷书里深深潜伏,五岁成诵,七岁作文,十岁赋诗。巴金、鲁迅、张爱玲、雨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日日夜夜都在吸收这些巨人的思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