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叙事其实是从思考和探索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开篇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真实地面对自我,人活一世孜孜以求放不下的不外乎上述五种需求,而且这五种需求是渐次觉醒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可能到了40多岁、50岁的时候想的多一些就是“自我实现”,此时再向前看,似乎悔不当初年少狂、悔不当年走麦城、失之桑榆东隃亦未得之的感慨或遗憾便多了起来,从而才有了不惑、知命、大衍之说。
当然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没有这样的感受,但一些小遗憾还是有的。从初入社会的蜡笔小新青涩青年,紧跟时代,沐风栉雨,勇立潮头,纵横捭阖,三位主人公在各自感兴趣或者说认准的领域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甚或说成为了一代宗师。但期间的起起伏伏、蝇蝇苟苟,尔虞我诈、魂动心惊,斗智斗勇、大开大阖,更加接近时代气息,更加引人入胜令人神往,似乎把我们所经历的时代重新展现在了眼前,也让读者有了再一次去回看风云理清脉络坚定信心勇毅前行的力量。
“三部曲分别讲述三个时期,也对应很多人生命中的三个阶段。三个年轻主人公在第一部中追求的是自立,奋勇搏击,图的是对自已负责;第二部他们在乎的是自强,不仅对自已还要对企业负责;第三部他们寻觅的是自洽,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和解。”
我们紧追时代而左奔右突、慷慨而自卬,却无暇留连时光匆匆、岁月静好,但总有一些勇立潮头、引领时代的人,更加刻骨铭心、更加深入其中,为我们记录着过往的一切,展现着时代的脉动,抒写着明天的美好……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扼腕唏嘘之余慢慢发现其实这种更替变换恰恰是一种自然生态,沉舟侧畔千帆过,新陈代谢的加快正是生机盎然的体现。”
“明天会更好,这不只是期盼、不只是愿望、不只是推断,这更是信念。”
“在我们的时代里,明天一定会更好!”
认真回望经历的时代,正如吴晓波所称:“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我们应无所憾。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