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
序 放下剧本里的纠葛
我们内心的剧本,是童年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的,我们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着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熟悉的体验。“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没有什么需要被证明,也没有什么需要去原谅。放下头脑中的剧本,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
CHAPTER 1 剧情里没有爱
01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如果一个人会陷入别人的剧情,一定是因为他内心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本。所谓的智慧,就是坑跳多了得出的经验而已。我跳出来了,对方没跳出来怎么办?允许父母没有自我,整天活在付出感中;允许丈夫看上去懦弱,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允许别人恶意地定义自己。当我们能够尊重每个人的界限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02做自己的解套人: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就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我们要和解的不是外在的父母,而是内在的父母,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他们,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承认真相本身——承认父母就是不爱自己。
03心智发展源于体验而非知识:尊重界限,才能建立彼此都省力的关系。所有的心智发展都需要以体验为支撑。最好的父母不会切断孩子的体验,允许孩子完整地按照自身意志体验生命。需要放空自己脑袋里所有听来的、学来的、限制性的念头,把自己归零,然后完全从事物的本质、规律出发,一点点地进行逻辑思考,并且有的放矢地吸取别人的经验。
04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关系:一遇到问题我就默认自己要想出解决方案,不知道在关系中双方是可以一起商量的。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创伤,关系的意义就在于双方一起努力,从一个人的世界中走出来。
05所有能量用于发展自我:一起面对风险,承受压力,感谢彼此的努力;出了问题能一起解决,而不是急着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夫妻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事业关系更是如此。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是好事,那就竭尽全力去做,不用等待任何人的支持。
06不要向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索爱:他的内在是封闭的,坚定捍卫自己的观点,需要的只是一切如他们的剧情所愿。尊重和允许,不再参演剧情,把能量用在过好自己的人生上。
CHAPTER 2 清醒地活在真相中
01人格健康的标志:避免冲突,忍着忍着,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导致毁灭性的大爆炸。要敢于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即使发生冲突,也能够伸出和解的橄榄枝。
02警惕隐蔽的权力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表达需求,总要先证明自己有道理呢?我已经累积了足够的道德资本,所以我对你有权力,你应该听我的。在平等协商的关系中,没有谁比谁有权力,没有谁控制谁,也没有谁对谁错。
03肯定对方的感受:一个人倾诉自己的感受,比如最近遭遇了什么难过的事情,他只是希望被倾听。当对方没有请求我们给予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要忍住,不要着急去解决对方的情绪和困扰,而是倾听对方,给对方一点空间。避免侵犯别人的界限,好心办坏事。
04在情感勒索中长大的男人:听父母的话,自由意志就会被压抑,自然感到痛苦和愤怒,转移到了妻子身上。如果父母对孩子各种纠缠和控制,孩子依然很孝顺,你就应该警惕了。
05付出感,婚姻关系的坟墓:很多婚姻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付出感必然伴随怨气。如果在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就意味着“我不爱这个关系”。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06婚姻的底线:在于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