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我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容易做到「延迟满足」?
是不是感觉到安全、情绪稳定、获得满足、感觉被爱的时候?
而什么时候我们容易放纵自我?
是不是情绪崩溃、压力很大、感到孤独、开始报复生活的时候?
那如果父母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是不是就要在孩子想要满足天性的时候,各种阻止、打压、剥夺甚至训斥?
那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更容易觉得不安、没有被爱、得不到满足、情绪崩溃?是不是更不容易「延迟满足」?
而我们强迫自己「自律」的时候,是不是就像自己作为自己的父母,在打压和训斥自己的「内在小孩」?
结果就是越想自律越痛苦,越不能自律,越觉得自己很差劲,报复生活,自我放纵,然后更痛苦,更想自律,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就自暴自弃,自我放逐了。
所以在他人眼中做出一个「自律」的形象,我更希望自己好好爱自己,做自己热爱的事,这样反而更可能在别人眼中显得「自律」,当然,别人怎么看我,对我并不重要。
当然,我也不是说让大家什么都别干了,就此躺平了,毕竟想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也是需要不断尝试的。
相比「自律」这种其实是他律的东西,大家可以试试「反目标」:
比如我一周就是要完成三次健身太累了,健不下去,放弃;
一周要拿起两本书各看五页,然后看不下去,放弃;
一周要完成两次健康饮食,然后觉得太难吃了,放弃;
一周要写一篇300字的日记,然后实在写不出来,放弃;
……
完成这些「放弃」目标的过程中,你可能更能发现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有些事可能试了就放不下来了。
不信你试试,比强迫自己「自律」好使。
自律从来不能给你自由,自己爱自己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