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悠长的时空里,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
孩子,前边的书信里,给你写过,32年前的那个秋天,夕阳西下的无边暮色里,立于今天恒沙寺那个高台上,我独自面对落日,任由北地遥远的风吹去面颊,情不自已任由心间涌动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那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包裹于暮色夕阳,村庄和田野一片静寂。学生们都已经放学回家,农人歇了耕牛,从田野上消失,村庄的边缘被漫漫升腾和雾气包裹,长空悠远,隐隐约约的星光在天空一角闪亮。我脚下,一片废墟,曾经殿宇林立的寺庙毁于一旦,尽管有人想在那个台基上再起新的房屋,那个秋天却遭受了接连的失败,我无法判断后来这儿有怎样的变化,即便四年之后,明亮的秋阳下我离开沙子沟小学,那儿仍是废墟。
那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和疑问是,我这一生是否将在此处度过?是否这是我的命运与归宿?季节的尽头,将有怎样的春天迎接我的明天?
孩子,你一定能够读到这样的悲凉:许多时候,人生别无选择!
这一切,或许仅仅因为我选择了做一个中师生,仅仅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初中毕业,参加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厮杀,似乎是冲出了重围,改变了一个乡村少年的命运,而其实,这是更大地陷入,我们浑然不觉。
那时的年纪,我们同一届毕业生中有人仅仅18岁,不得不去僻远的山里,攀过一座又一座的山梁,独守山中长夜,大雪封山,十多天,数十天,不能出山,不得依靠山民接济度日。
独守沙漠边缘的空寂,我独自面对落雪后洒满月光的校园里,独自看着冬天的太阳从大漠深处爬上沙梁,你想想,能有怎样的感觉?
那个秋天之后,第二年相随春天来临,我疯狂读书,毅然决然报名参加成人高考……
这些,都在前边的书信里给你写过。今天想来,这段岁月,怎能会是留有遗憾的青春?尽管我不清楚生命前行的方向,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那些日子,我从来没有想过,32年后我会与这样的生活相遇,我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一生不该总是那个样子——默默无闻,任由如水的时光带走一切。
那时,生命给我的馈赠包括与你母亲的相遇,当我下定决心,和她共度一生,所有困境,都不再是困境,尽管我们为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至今日,内心深处仍有许多不为人知,面对幽暗的痛苦和挣扎,我们之间,也免不了世俗的琐碎和误解,但我并不后悔这样的选择。
如果真有什么遗憾,应该是:我写下了第一首属于青春的诗篇,却没能坚持与文学相伴的生活。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一首十多行的诗歌,今天仍静静地躺在我书桌的柜子里,属于诗歌的华年,早已远去如烟,空留了梦和叹息。
不知不觉中,尽管需要的一切,生活早已教会了我们,但在它的最初,从不会有谁告诉你,一条路该怎样踏入,一个人该坚持怎样的梦想,怎样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不得不承认,是梦想带领一个人走过急流险滩,踏过所有的荒诞无稽,穿越无垠的琐碎,靠近生命的本真。今天想来,我所追求努力的一切,其实在我第一天踏进那个校门的时候,就已在心中扎根,只是因为,有一段岁月,我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孩子,一个不清楚该去哪里的人,最容易让自己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