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你真的受到了来自某一方面的力量压迫,而是你无形或有形中给自己的压力超过了你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再加上外界的一些刺激源如:空间狭窄、空气流通不畅或是手搭在胸口上等,让本来就身心疲惫的你陷入了一个更难逃离的状态。
梦并不是超自然的现象,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 。在梦的形成中,如果将人思念的感情与梦中的那些情愫相比较,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无论什么时候,梦中出现的感情都可以在人思念的过程中找到,但人思念过程中出现的感情却不一定会在梦中表现。
因为一般情况下,梦中的感情与原有的心理材料所产生的感情相比之下会略显匮乏。
梦有时会以一种奇异的再现力量,把陈年往事甚至是那些已经忘掉的事件带回心中。梦也会悄悄地出现,走时让你不着一丝痕迹,想记起些什么却又无从涉及。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梦是心灵在意识到躯体发生的变化时给出的一系列反应。就某方面来说,梦是睡眠的维护者,使梦者继续酣睡而不必惊醒。
04.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虽然对于梦的世界亦真亦假,看似虚无缥缈无法触摸,实则却藏匿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每当你呼唤的时候就此上映。
就像梵高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我常常不自觉地迷失在自然的美景中,我下笔时浑然天成,仿佛做梦一样。是的,我贪梦地吞噬这片自然美景,画就自然的呈现在我眼前。”
即使梦中所有的景象已经消失,梦中的事件也随之而去,留下来的只是一些感觉。那梦的目的必然在于他们所引起的这些情绪。
梦中的思想和清醒时的思想没有绝对的差异,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而这些心境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准备应付某种问题。

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产物,它会激起你的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会用来支撑你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有些梦不是一种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被压抑欲望的表达,是通往潜意识——也就是“另一个我”的桥梁。这些与“自我”有关的认知在梦里告诉我们,真正的自己处于何种境地,在乎的是什么东西。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解梦,解的不是梦,解的是自己,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