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一份运化之力,是唯一一个连接能量跟物质的管道
我们今天的课程,讲的就是德跟财的关系,先说一下德跟德行到底是怎样的。
德行指的就是美好的道德、品行和自身的修养,德行出自于《世说新语》说的是美好的品德这一部分。
《老子》里面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呢?
他说:不追求有德是上等的德。有些人怕自己没有德,所以故意追求有德,做道德的事情,这个是下等的德。
他的解释是,有名誉地位的人必须先有德才能够得到,如果故意去做有道德的事情,那么经常会有作假的方法,所以这样的德称之为下德。
什么是上德?他说一颗真心去做事,这样的德才是上德,没有必要去做假。
他又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说的是生养后代却不据为己有,帮助别人成功却不自恃有功,成就别人却不主宰,支持别人不为自己谋利,这是最高的品德,就是不求回报的一种状态。
这叫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这种德,关于“德”,他说的就是,我只不过是依从生命中原本的样子去帮助了他人,而不是为了去求回报。就像我们说养孩子,养孩子就是为了他好——你喜欢、你高兴,包括你成长,哪怕你出了国,即便是你不赡养我,我也是愿意的,只要你开心,你好就好了。
我并不是为了要求你来回报我,甚至要求你到我老了的时候来侍奉我。
能够尊重生命中原本的那个样子,并不是去计算成本、计算回报,我才去付出的,这样的德是一份高尚的品德。
去除假想敌,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

老子还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善于作战的将军从来不会亲自与别人打斗,不爱与人相争。最善于征战的将士从来都不会发怒,因为一旦发怒就会乱了自己,容易导致失败,有点像呆若木鸡。平时就跟木鸡一样,争斗起来就是最骁勇的勇士。
所以这里面说爱争斗的人,其实都是为了得到名誉、地位和金钱,一心认为能够打败所有的对手,假想敌特别多。但是跟别人争斗的时候有特别多的艰辛坎坷,所以会跟别人争得很累。
我曾经说过人类的痛苦是怎么来的?就是跟他人比较来的,因为越比较越发现自己差得还是很远。
我以前举例子说,我一个朋友有10亿人民币,然后他还是觉得特别沮丧难过,觉得痛苦,他说,美国说的亿万富翁指的是10亿美元,而他只有10亿人民币,觉得自己差的太远了,跟他的朋友在一起觉得还是抬不起头,钱太少了。
我觉得这个朋友太傻了,有那么多的钱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为什么还要不放过自己,还是要在这种假想敌里面去争,这种争论的过程,失去了我们生命中原本的那个样子,变成了去争或者是有假想敌,没有办法去遵从自己生命本来的那个样子。
老子的第四条关于不争的“德”说的是什么呢?
他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里说的不争之德,意思就是高智慧的人常把自己置于众人的后面,谦虚,不与人争夺的时候,需要有更大的修养,说的就是后其身而身先。
也就是说,当很多人处心积虑为自己争夺名利的时候,反而更容易损失,这就是说的外其身而身存。
这个是老子说“德”的一个解释,其实我看到这里核心点是什么?
就是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我既不好斗我也不好争,而且我并没有那份假想敌,我认为别人比我强,我说呆若木鸡,我一直都处在后面,包括名也好、利也好,我并没有想过,我一定要去当领导,养孩子我也没有想过成为他的主宰,我一定要他回报等等。
在第一条里面说,我并没有想过我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因为这个德行本来就在我心里面,我应该要做的事情,我没有想过做了之后就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变成一个高素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