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完美主义”陷阱:你追求的完美正在拖垮你
当别人夸我的时候,即便有时候表面上认可别人的夸奖,那也是出于礼貌,我内心多多少少会做一些辩驳,认为自己并不像别人口中的那么优秀,“你之所以那么夸我,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我,其实我没你说的那么好”。
3、 会吸引同质完美主义者。
这一条是挺特别的发现,你好好体会一下,看看自己身边那些你所深入了解的朋友。
物以类聚,完美主义特质者会不自觉吸引那些具有相同特质的人进入自己的生活。
并不是说,哦,你看我,我是完美主义者,大家一起来。
不是的,其实是因为完美无缺者在现实中遇到类似的遭遇,容易感同身受,容易同病相怜,他们不知不觉会走到一块。
当然,吸引到一块之后,即便相亲相爱了,也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厌弃----毕竟大家都是完美主义者。
4、 在拖延上极尽能事。
我们知道,实际上,是因为人们对主观痛苦的逃避导致了拖延,这个逃避不是针对要做的事情,而是在做事情所必须承担的痛苦、不安、不舒服的感觉。
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在高期望中面临受挫的局面,从而产生大量的负性情感,为了逃避它,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变成习惯性逃避的人。
为什么我说“极尽能事”?
那是因为拖延不仅有显性拖延,还有隐性拖延。
比如一开始我说的,为了写文章,我展开了无尽的准备,这种“永远觉得准备不足”的心态,就是一种变相拖延。
另外,我们平时经常发生的,面临一个重要任务的时候,有的人会以“假性沉迷”的方式去做别的事情。
比如为了逃避学习,有的人反而“爱上”了打扫卫生、洗衣服之类平时不喜欢做的琐事。
5、 不断提高标准,导致的却是恶性循环。
在重要的事情上坚持完美主义,对某些人来说,意味着无法真正的投入。
苏格兰探险家穆锐写道:如果你不够投入的话,就会抑郁,就有可能中途退缩,就必然导致效率低下。
他说中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不够投入真正影响的是效率。
完美主义者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一个目标而感到低落和无助,并因情绪低落而失去做事的动力,让事情变得更糟,更糟糕的现实又导致情绪更加低落,继而让当事人深陷抑郁,这就是所说的“恶性循环”。
-
上面说了5点比较突出的,建议可以“对号入座”,检查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程度如何,有病的话,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