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源上讲,“ procrastination”源自拉丁语动词procrastinare-推迟到明天。
拖延症也源于古希腊语akrasia-违反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拖延时,我们不仅意识到我们正在逃避我们要做的任务,而且也能意识到这样做可能不好。
但是,我们这样做了。
明知道是拖延还继续拖延----拖延的特征是如此明显。
谢菲尔德大学心理学教授Fuschia Sirois博士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拖延本质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你去做一件自己知道会产生负面后果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她补充说:“由于无法处理因任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人们陷入了这种非理性的慢性拖延之中。”
等等...我们因为心情不好而拖延吗?
简而言之:是的。
当然,拖延不是什么性格缺陷,也不是说你对时间管理能力的缺乏,而是你在应对某些任务引起的挑战性情绪(无聊,焦虑,不安全,沮丧,不满,自我怀疑等)时,所产生的一种行为。
渥太华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拖延研究小组成员Tim Pychyl博士说:“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不是时间管理问题。”
简单来说,当你发现自己有拖延症,那么,“管理不良情绪的迫在眉睫”,而不是继续完成任务。
-
我们所产生的情绪取决于给定的任务或情况。
可能由于该任务本身固有的某些不愉快的原因-必须打扫肮脏的浴室或为老板整理冗长而乏味的电子表格。
也可能是由于与任务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感受,例如自我怀疑,自尊心低落,焦虑或不安全感。盯着一个空白文档,你可能会想,我不够聪明,无法编写文档。即使我写了,人们会怎么看待我写的这些?写作太难了。如果我做得不好怎么办?
所有这些都可以使我们认为将文档放在一边是个好主意,然后开始去打扫卫生---真的,为了拖延写作,我竟然“爱上”了做饭、打扫卫生。
不过,我们也知道,这只会加重我们与任务之间的消极联系。而当我们回到任务上时,这些压力仍然会存在,伴随着压力和焦虑的增加,自卑感和自责感的降低。
实际上,在拖延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倾向于产生自责,这些思想被称为“ 拖延认知 ”。我们对拖延的思想通常会加剧我们的困扰,压力会进一步导致拖延,恶性循环。
-
我们在拖延时感到的暂时缓解,实际上是使拖延性质恶化的原因。
感到难受的时候,推迟执行任务可以减轻压力---- 从基本的行为主义理论中,我们知道,当我们因某件事而获得回报时,我们倾向于再次这样做,这正是为什么拖延不是一种一次性行为,而是一种很容易成为长期习惯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拖延会造成很多的心理成本,当然,还有健康成本。
比如心理困扰,对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症状和焦虑,不良的卫生行为,慢性疾病,甚至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拖延症是当前偏见的完美例证,这是我们在长期需求之前优先考虑短期需求的硬性倾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心理学家哈尔·赫什菲尔德博士说:“我们真的没有被设计为对未来做进一步的思考,因为我们需要专注于在现在和现在为自己提供服务。”
Hershfield博士的研究表明,在神经层面上,我们认为自己的“未来自我”更像是陌生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当我们拖延时,大脑的某些部分实际上认为,我们正在推迟的任务以及另一端等待着我们的伴随的消极情绪是别人的问题。
更糟的是,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甚至无法做出周到且面向未来的决策。当面临使我们感到焦虑或不安全的任务时,杏仁核(大脑的“威胁检测器”)会认为该任务是真正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会威胁到我们的自尊或幸福感。即使我们从理智上认识到推迟执行任务会在将来给我们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我们的大脑仍然决心更加关注当前如何消除威胁。
研究人员将此称为“杏仁核劫持”。
所以,这就是不幸:我们不能仅仅告诉自己不要拖延。
-
我们如何找到拖延症的根本原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拖延症的核心是情感,而不是工作效率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