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超前学习,你学习第三章,他已经学到第五章了。
你以为超前学习会破坏“新鲜感”,于是又认为,既然你已经破坏了新鲜感,那我带着新鲜感学习,就会学得比你好。一堂课,今天老师才教第五章,你就自作聪明的学到了第八章,那今天上第五章的这堂课,我新鲜感犹在,听课牢牢,效率比你高!
这种鬼话你也信啊?!
你可能不知道,他既然已经提前学习了第五章,那对他来说,今天就是他的一次复习----而且是老师带着复习。你见过天下的老师给你教授新课,哪有老师像教新课一样仔细的带领你复习的?
所以,第一点,他复习的效果相当细致。
第二点,他知道什么地方重要,心中有数。而你个小可怜虫,整节课紧绷着神经不知道哪里是重点,连老师讲题外话你都用抓重点的注意力在听,真会神经衰竭的。
第三点,如果那个提前学习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发言,还问一下你没有意识到的关键性问题,这真的会让你自卑的,你怎么看他怎么觉得聪明,他怎么能发现那种好问题呢?记住:聪明人选择“偷偷”跑在你前面,只是他不告诉你。第四,至于你说的“新鲜感”,新鲜感不就是用来体验的吗?我提前体验了难道不是体验啊?我早就尝过鲜,你现在才能羞涩的吃上一口,你就得瑟了?
你还有一个疑问,超前学习花费的时间不是更多吗?
未必未必,也许更少。这是一种学习模式的转换,把整体时间战斗线往前平行迁移,并不会导致比原先相比更多的时间消耗。但是前者可以说,它牢牢占据了主动地位,能量是积极的。养成习惯,正向循环,可喜可贺。
你接受不了很可能是你没有尝试过,尝试过也许没有习惯下来。
毕竟习惯一种新的模式,它需要重新考虑应对原先的方方面面。
所以,如果你说你试了,过两天告诉我说,不行,那我呵呵你;如果你说你这样干了一年,不行,那我真的就不能理解了。为什么不行你还能坚持一年?
超前这个概念真是“拖延”的反面克星。有拖延往后的,那你要超前往前。既然超前了,那还谈什么”拖延“哦?
超前是”拖延“克星,不”超前“,你小心。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一个拖延的人,他连克服拖延都做不到,怎么就可以去”超前“呢?
一旦你用“克服”这个词,打从心眼你,我就祝福你输了。
什么东西需要克服?是不是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我们才认为需要“克服”? 是不是我们在心里认定那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才需要“克服”?
我们从来都在认可拖延的“崇高”地位,经常谈拖延,也经常拖延。拖延误事,拖延不好,我们深深认可了解决拖延难度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克服----极力克服。
但是这种“克服”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消耗你的精力消耗你的意志力。你越是努力的去“克服”,你会发现自己能够克服的“肌肉”抵挡不了拖延的大势。的确是可以越克服越坚强,越反抗越强大,这种克服、这种反抗的确会形成一种“意志肌肉”。但我得说,这种“肌肉”成长的太慢了。而且,即便是肌肉在强大,那也是一种“消耗”啊。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在选择一种“对抗”的姿态。这种对抗的,即便是“胜利”了,也是敌损一万,自损八百。不光彩。
那么,超前呢?
你超前,并不需要克服“拖延”。而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它是一种模式的选择,模式的转换。并不会历经“克服”的痛感。
相反,超前的姿态往往能够获得主动权、获得先机。
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都在被动,你是少数明白“超前”其实只是一种模式的转换,深谙此道并暗度陈仓的实施,你觉得世界会亏待你啊?超前的确是带来机会的。
但这种超前,我个人建议你自己做了就做了,不要到处宣扬。这种“太着急”的作风不好,因为你要是明目张胆的和人说了,会逼别人“着急”、“有压力”。
好在,可以运用“超前”的地方有很多,不像篮球场上,一开场你就刷出了决战的作风,你跑得快,谁都看得见。但是,在学习上,在职场上,你跑得快,只要你不拿着高音喇叭播报,就不会被发现。你可以默默成长,直到你变成所有人眼中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