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进入六十岁以上已经退休的五零、六零后老年人,有一群这样的人是幸福感很强的人:自己身体比较健康,行动自由,财务自由或基本自由;子女对社会有用,其家庭生活也没问题,不啃老或隐形啃及变相啃老。
现在网上有人说,羡慕有些退休老同志,拿着退休金不用上班,生活还过得快活。还真的是这样,还真是对了。老年人为国家做贡献几十年,退休了能安静的颐养天年,这是我们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国家富强的红利,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给老同志创造了非常公平的心态环境,淡定的老年生活,这得由衷的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
老年了退休了,只是一个新的生命周期的降临,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一般还都有10~20年的好光景。还要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到了高龄阶段一般都身不由己,祈求安详的落幕了。
老年退休生活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多想但又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阶段的日子,简单、轻松、但好不好过,就看自己的积累和造化了。混日子也快,好好过也快,一晃就一年一年弹指一挥间了。
其实,老年的话题并不轻松,倒是很沉重。退休了,大多数是相当“社死”了,在社会上没价值了,回归家庭了,怎么体现价值,的确值得琢磨琢磨。
从高标准的要求来论,退休老年人应该可以做到人老心不老,身退志不退,只不过是换一种身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首先,是自律。老年有尊严,自律是根本。保持好形象,重在心态和做派。行为要自律,生活要自律。思想现代化,生活规律化,饮食科学化,锻炼经常化。自律的目标就是给人生划句号,你有多自律,苍天就给你多回馈。
其次,就是完成好两大任务。第一,是回归家庭了,就要体现你在家里的价值。要学会做一些琐碎的必要的家务活,主要是学做可口的饭菜,弥补一下过去没时间做家务的遗憾,为自己,也为夫妻的和睦相处做点事情。这里要重点说的是,要珍惜眼前人,对老伴好一点。老伴身体好对你也好,是最大的幸福。此外,老伙伴也很重要,无论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真好友还是身边的同伴,都是难得的友谊,要多联络、常相聚。第二,和子女文明和善的相处。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孩子有出息过的好,和你不一定有关系;孩子过的不好一定和你有关系,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现在的年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纯粹了,有点复杂敏感,父母在孩子面前彻底变成弱者,主动难,被动也难;远也难,近也难;不帮心里过不去,帮了心里不舒服,与孩子的关系成为老年的难解课题。老了靠不靠孩子是情感问题,靠上靠不上是多方因素。一家有一家的难处,一个儿女有一个儿女的情况。总的原则,管好自己优先,根据子女表现确定相处方式。只要孩子这个自己人生的作品是合格的产品,就无愧于心了,其他的,交给命运,听天由命,随他们去吧,凭他们的良心和观念。
老年人,要佛系不要内卷。少牵挂了无牵挂就不怕死,相信灵魂不灭,死亡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消亡,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重新开始,就彻底解除对死亡的恐惧了。剩下的,就是活一天,高兴快乐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