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别离,长相思。晏殊一首让人警醒的小令,你值得一读
前言: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这个五岁就能提笔作诗的神童,十四岁即被宋真宗亲赐为进士出身。
晏殊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因其一生畅达,所以,在他的词中,见不到羁旅愁苦的况味,亦无感时叹事的感伤之语。
但是,在他的词中,我们常常能读出一种“无何奈何”的淡淡悲戚,细细品味,这种悲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原是谁都不可避免的。
就像“无可奈何花落去”,就像“山长水阔知何处”,等等,他的真情实感,总是能够直击人心。
就如其中的一首《踏莎行 碧海无波》小令,虽然是写男女爱情的离愁别恨,但却蕴含着人生无常的真谛,轻别离,长相思,我们常常要为当初的“轻易”买单。
总是要历尽百转和千回,才知情深意浓。现在就和我一起来欣赏晏殊的这首小令,愿它能够对你的人生有所启发。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宋 晏殊《踏莎行 碧海无波》
赏析:那时候,如果说想要去往海上的仙山,惊涛骇浪根本就阻挡不了坚定的脚步 ;如果说想要去往瑶台的仙境,即便是没有路,也要踏出一条平展的大道,让前行的脚步畅通无阻。
现在想来真是追悔莫及,既然那时候为了爱可以那么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而且还有那么多有利的条件,为什么就不和心上人双宿双飞呢?
总以为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岂不知,当时轻易地说出的再见,却成了现如今的永远,山长水阔,前路渺茫,要去哪里才能寻得到心上人的影踪呢?
尘遮雾掩,遗迹凄清,闺阁冷寂,自从心上人离开后,就只剩下一个人的形单影只、郁郁寡欢。
即便是满腹的相思都逐字逐句地眷写在精美的信笺上,也不知道该把这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寄向何方。
音书渺茫,音讯难通,只好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暮色中远天一片迷离,哪里有心上人归来的影子。
黄昏时分,又下起了泠泠秋雨,清冷的雨滴洒在梧桐树的枝叶上,淅淅沥沥的声音令人愈加愁闷。
晏殊的这首词上片写轻别离,本来可以和心上人双宿双飞,但却因一时之念的“轻别”,就为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那是此生不尽的思念和永远的遗憾。
词的下片写长相思,才下心头,又上眉头,高楼望断,情有独钟,原来,心上人从未走远,他始终都在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