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蕴含人生哲理的咏月古诗,语浅言深,余韵悠长,值得品读
简译:去年中秋节,天气开始时是阴沉着的,但后来满天阴云散尽,碧宇澄明,见得一轮皓月当空。
今年的中秋节,却始终阴云密布,一整晚天空都没有放晴,最终错过了赏月的大好时光。
月有阴晴圆缺,一向年光有限身,这短暂的一生,能够见到多少次中秋月圆的美景呢。
但是,我的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千古常在,永不独缺,就连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皎洁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赏析:王阳明的这首《中秋》语浅言深,充满哲理,给人以余音缭绕之感,值得细细咀嚼。
这虽然是一个阴云密布的中秋节,但作者的心情并没有受外界天气的干扰,依旧神清气朗,心旷神怡,而后世的读者如置身于的朗月清风之中,并为之深深陶醉。
从眼前之景联想到昨日之景,引起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索,从而强调心性光明的重要性,只要心中常有一轮明月,那外界的阴晴圆缺又能奈我何呢。
月到中秋分外明,即便是不明也无妨,因为心地光明,则无时无刻不是皓月当空,明月千里。
其实,这也是作者的人格魅力所在,胸怀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能置身于天地之间,也能超脱于事物之外。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少时就心怀高远,见识不俗,有经略四方之志。
人性本善,良知现成。相较于其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更广为人知的却是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因为它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圣贤哲人。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皓月千里,乾坤朗照,天地清明,气势如虹,如若不是心胸疏荡豁达之人,又怎会写出此豪情万丈之句?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月在心中,景在心中,唯有置身于天地之间,物我两忘者,方会有这大气磅礴之境界。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秋月圆,把酒当歌,有人欢喜有人愁,总会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悟。
以上分享的两首关于月亮的古诗,虽然语言浅显,但却蕴含着极其人生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回味无穷,值得您欣赏阅读。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