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可期,重逢可待,高适写给贬谪好友的一首送别诗,积极又乐观
前言:
提到高适,你会想到什么?《别董大》?是了,诗中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如此地令人震撼,辞藻虽不加雕琢修饰,却写尽了无边的寂寥和悲凉。
高适这个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领军人物,46岁之前一直很不得志,久试不第,浪迹萍踪,直到46岁时才得以贵人荐举中第。
但他这个人粗犷豪放,乐观豁达,生就游侠之气,故其诗风亦较浑厚古朴,并多直抒胸臆之作,特别是写离别的诗作,读来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就如下面这首《《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唐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简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纵是叹息不已,满腹愁怨,离别的时刻还是到了。
作者虽然对二位挚友遭贬的境遇十分惋惜和同情,可也无能为力。
惜别的时刻,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驻马停足,再为其喝一杯壮行的酒,祝福二位好友旅途顺利别后多珍重。
李少府你去往的重庆峡中之地路途遥远,四野荒凉,背井离乡又是谪居,难免悲凄感伤。
到了此地后,可以去历史悠久的白帝城凭吊古迹,那里古木参天,枝叶扶疏,可以令你的心灵得到稍许慰藉。
王少府你被贬往长沙衡阳,山高路远,即便是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你要记得多写几封信捎回来。
你到了以后,不要整日愁闷,长沙的秋天绚丽多姿,放舟青枫江上,望着那纤尘不染的碧空,自然会洗尽你心中的烦恼。
适逢盛世,君主圣明,朝廷很快就会普降恩泽召你们回京,一切的艰难苦厄都是暂时的,千万不要心灰意冷悲伤失望。

赏析:高适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同时写给两位遭贬挚友的离别之作。
和他落魄失意时所做的《别董大》一诗不同,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虽不甚详尽,但据仅有的资料,极有可能是其在封丘尉任内,送别遭贬的李、王二少府往南方之作。
境遇不同,诗风也略有不同,相较于《别董大》的悲凉,此诗多了些许温暖,关于李、王二位少府的生平,诗中并未有确切记载,史料也无迹可查,少府是唐朝县尉的别称,从诗意可以看出,他们应该是高适极好的朋友。